从一名一线教师到独当一面的中层干部,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学生发展处主任韩晓佳成长的背后是一颗为国育才的初心。她勤勤恳恳、勇于创新,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学生的科技梦,用炽热的责任心培育青年科技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一首动人的科技育人协奏曲。
教学融入生活 点亮青少年科技梦想
从教14年来,韩晓佳深刻认识到科技教育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科技竞赛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十余年如一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带着学生出现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现场。她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科技竞赛培训百余人次,组织全校科普嘉年华活动不下4场。在她的指导下,平均每年参加区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学生达50余人次。
“一名好的科技教师不仅要带着学生参加科普比赛拿到奖项,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互动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埋下科技梦想的‘种子’。”韩晓佳说。
除了积极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韩晓佳也不忘将科技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非典”期间,加碘盐成了“热门”,她便将这个话题带到教室,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来分析问题;有段时间大众对食品添加剂议论纷纷,她便借此机会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课,让学生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饮料是很多学生的“最爱”,她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动手制作出了一款饮料……
在韩晓佳的带领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在她看来,“把科技融入生活便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点亮学生对科技追求的梦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品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韩晓佳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组织师生参加线上科技竞赛活动。仅在第六届朝阳区青少年“乐活达人”比赛中,她便发动全校师生上交作品106份,实现了“停课不停学,学生成长不‘延期’”的工作目标。
谋划科技课程 努力探索人才培养途径
近年来,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核心方向。作为市级示范高中,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现实需求,着力构建十二年一体的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学校的支持下,韩晓佳带领科技教师团队,结合学校现有课程资源,谋划学校科技课程整体设计。在学校“全面+优秀+特长”的育人目标引领下,她主张构建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特色科技社团为导向、培优拔尖为目标、小初高上下贯通衔接的“三阶四级科技课程体系”,同时开拓“6+1+2”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尝试优化建设五育融合的“科技+”课程群,努力培养一批批符合未来国家发展需要的综合型科技人才。
作为朝阳区生态文明教育校外教研组核心成员,韩晓佳自主研发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绿地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指导学生撰写的《建立北京本土植物校园博物馆方案》,参加了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办的“美境行动”,并获得北京市片区优秀方案一等奖。
作为科技教师,韩晓佳笔耕不辍,主持并参与教育教学科研课题10项,在国内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篇,参与编写《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设计思维与创新教育》等著作7本。
“韩晓佳老师是我走上科研学习道路的领路人。”“多亏韩老师的教导,才能让我的科技之路走得更远。”……提起韩晓佳,学生们对她由衷感激。在韩晓佳的影响和帮助下,多位学生走上了科技报国的道路。
管理中做科研 带领青年教师逐梦科技
韩晓佳不仅在指导学生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学校科技教育管理方面,她也秉持着“科研带动管理,管理中做科研”的工作思路,带领团队教师逐梦而行。
韩晓佳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青年教师。2021年,她在指导学生参加“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时,偶然发现数学建模的育人魅力,便于同年5月带队组织50余名师生走进北京青少年科学中心,参加数学思维与数学应用京澳学生优秀作品展示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们深有感触。韩晓佳还鼓励、指导青年优秀教师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其中,数学教师吝孟蔚撰写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建模案例开发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了朝阳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并于2022年12月底顺利开题。
此外,韩晓佳积极寻求平台机遇,开阔师生学术视野,播撒科学“种子”。她带领科技教师团队连续多年为学校获取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荣誉,还赢得2021年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和先进个人、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北京市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创客教育十二佳基地、馆校合作科学教育创新实践校等诸多荣誉。
(劳动午报记者 孙艳)
来源:中工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