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成这样了呢?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吗?”

病房里,女儿还是无法接受父亲以后要靠透析活着的事实。

患者,老刘,68岁,得的是尿毒症,此次来医院,还是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之下才来的。倔强的老刘身患糖尿病11年,很少来医院。和很多老年人一样,他总觉得,只要是去医院,肯定会查出各种各样的毛病,查出来就得花钱治病,可不去的话,压根一点事也没有。

所以,即便老刘的身体早有不适,可因为还能忍,他一直都没有说,只有老伴知道。

直到几天前,女儿回家,母亲跟女儿说起老刘的病,才无意间透露,其实他最近的身体一直都不好,总觉得浑身乏力,走路都没劲,两条腿明显都肿了,有时候还觉得恶心。

女儿听母亲这一说,立马叫上父亲,要去医院检查。老刘一再推脱,实在是没办法,才来到医院。可谁也没想到,这一查竟然就查出了尿毒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老刘也想过最近身体不舒服,可能是自己的糖尿病病情加重了,但从没有想过会是肾脏出了问题,而且还是最严重的的尿毒症。

一、糖尿病肾病,不容忽视的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的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也是诱发尿毒症的主要高危因素,在所有诱因中位居第二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据统计,5年以下病程的患者发病率约为7%-10%,20-25年病程者约为20-35%, 25年以上病程者发病率高达57%。所以说,病程越长越危险。

我国新版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明确建议:

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就要详细检查一下肾脏,以便尽早发现肾病的迹象,主要检查项目为UACR值(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和eGFR值(肾小球滤过率),用以评估肾脏功能,之后每年至少筛查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糖尿病肾病发生,身体会发出信号!

临床中像老刘的患者有很多,这些患者要不就是压根没感觉到身体的异常症状,要不就是即便感觉到了,因为不严重,也一拖再拖,结果等到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就已经是尿毒症了,最终只能靠透析活着。

肾脏确实是一个很能忍的器官,但慢性肾病的进展也是有一个很长的过程的,如果患者的警觉性高一点,完全有可能早点发现身体的异常,早点止损,不至于等到恶化成尿毒症,才后知后觉。

1. 早期肾病的症状:慢性肾病1期和2期,此时肾脏已无法百分百正常工作,不过因为肾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一般也没什么感觉,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现泡沫尿,此阶段主要靠检查发现,多数患者都是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表现为蛋白尿阳性、血肌酐升高等。

治疗重点:此阶段治疗重点在控制危险因素,延缓肾病的进展,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尿酸,改变伤肾脏的行为习惯,同时要积极用药,改善蛋白尿,减少感染风险,定期复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肾病恶化的症状:慢性肾病3期和4期为肾功能不全期,5期为尿毒症期,肾功能不全预示肾脏开始走向衰竭,越往后越难再逆转,因为肾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机体需求,身体也开始出现异常信号,比如贫血、乏力、容易疲劳、夜尿增多、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检查会发现血肌酐明显增加、双肾萎缩等异常表现。

治疗重点:肾病3期若能控制得好,还能维持肾功能不再继续恶化,主要也是从控制危险因素着手,注意管理好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远离伤肾行为,合理用药,而等到发展到4期、5期,一般就很难逆转了,最终只能走向透析之路。

三、如何防治肾病,阻止肾病恶化?

老刘的尿毒症也不是一两天就发生的,他得糖尿病11年,或许肾脏早就出了问题,只可惜他从没有想过去医院检查一下,即便已经明显感觉到不适,还没放在心上,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其实,糖尿病肾病可防可控,早点干预,就能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控制好四高:糖尿病患者想要远离肾病,最起码的就是要保证血糖达标,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好血压、血脂、尿酸等,这些指标升高都是伤肾元凶。

对于已经诊断出肾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指南推荐降血糖首选护肾的药物,如SGLT-2i抑制剂(达格列净等)、GLP-1受体激动剂(度拉糖肽等)等,还需评估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同样有改善蛋白尿,保护肾脏的作用。降脂药首选他汀类药物。

2. 改变不良习惯:除了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外,还需从日常生活入手,改变伤肾习惯。要求做到戒烟戒酒;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饮食控制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多喝水,尽量不喝饮;少憋尿;规律作息,少熬夜;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体重等。

3. 定期复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查一下肾脏,病程越长,检查应该越勤一点,另外还有高血压、高尿酸患者也需尽早知晓肾脏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