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在嘉州绿心公园尽享自然生态美景 乐山市中区绿心公园管理处供图

三月,四川乐山城区岷江、青衣江与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美景如画,游客和市民陶醉在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的韵致之中。嘉州绿心公园内,林木葱郁,鸟语花香,青山绿树间绿道蜿蜒伸展,人们在此尽享绿色生态的惬意时光。

乐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处世界遗产,是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全市生态环境状况为优,指数连续7年居全省第二位。

碧水清波润心田

春日里,漫步茫溪河井研县千佛段河岸,河内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踏青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

井研县千佛镇石家桥村村民雷国强感慨道:“以前,茫溪河水污浊,白色垃圾漂满河面,臭气熏天,让人避之不及。如今,河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来游玩的人变多了。”

这是乐山市水环境治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市不断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出台《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乐山市三江岸线保护条例》,制定“河湖长制”等责任清单,投入近 30 亿元用于保护和修复岷江流域生态环境,推动水生态环境全面改善。2023 年,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水环境质量创近 20年来最好水平。大渡河一级支流峨眉河流域水质改善至Ⅱ类,入选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小流域治理亦见成效,茫溪河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乐山市饮用水水质始终安全,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五清”行动常态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大幅提高。工业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

一系列举措不仅刷新了水环境面貌,更让群众在“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环境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天蓝土净成常态

“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空气清新,推窗蓝天白云相伴,峨眉山清晰可见。”日前,家住中心城区的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了乐山湛蓝天空的美景。她的分享不仅代表了个人心情,更体现了乐山良好的空气质量。

“2017年至2023年,全市GDP持续增长,PM10 与 PM2.5 浓度分别下降了17%与 19%,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乐山市生态环境局核总工程师张开河介绍。

近年来,乐山市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打出蓝天保卫战“组合拳”。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绿色硅谷,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 年的13.8:46.2:39.9调整为2023 年的12.6:42.3:45.1。实施钢铁、水泥、陶瓷等传统产业超低排放治理。市域内燃煤小锅炉全部清零,大中型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全市公共领域新能源车占比提高37%。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该市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开展环境底数调查、加强源头预防等措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标得以完成,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初步建成乐山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五通桥循环产业基地、峨眉山水泥产业协同利用处置基地、犍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基地“四大基地”,有效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绿染山川绘新卷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张张熠熠生辉的名片,彰显出乐山的绿色魅力。

近年来,乐山市统筹推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科学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1.09%,居全省前列。

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空间和布局,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全市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遗产地、地质公园等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 19 个。扎实开展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建立关联自然保护地的联巡联保制度,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安全。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挂牌建成夹江甘江、市中区绿心 2 个野生动物救助点,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抓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放归工作。乐山市朱鹮数量已突破 300 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已回归野外 3000 余株。

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市中区、峨边彝族自治县被授予“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金口河区、峨眉山市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沐川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峨眉山市 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进入全国第二批 EOD 模式试点,乐山高新区近零碳排放园区入选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进一步擦亮了“乐山生态招牌”。

持之以恒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代工程”抓下去,在嘉州大地,以“绿”为主色调的锦绣画卷正不断铺展。(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