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突然出现一侧头面部、手脚麻木,视物模糊、突然失语、口角歪斜等现象,那么你需要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脑卒中。

根据早前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标化患病率由2022年的1.89%上升至2023年的2.19%,现有脑卒中人数达1242万,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居民排名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脑卒中虽然听起来让人闻风丧胆,但也并非无计可施。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脑病科医生周超表示,脑卒中一旦形成,每过一分钟便会有一千九百万个脑细胞死亡,但只要抢救及时,脑细胞的缺血坏死在短时间内是可逆的。因此,尽量缩短患者入院到溶栓的时间,也就是DNT时间(door-to-needle time),对于患者的救治十分关键。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在对一名脑卒中患者的救治中成功将DNT时间缩短至15min,创深圳市首例。记者采访时,该患者已经基本康复,即将出院。

熬夜加班突发脑卒中

医院组织有序 再度刷新DNT时间

3月13日晚8点35分许,暴先生在家时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楚、左侧手脚无力不能抬的症状,便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从发病到医院整个过程只花费37分钟。

入院后,经过头部CT、脑血管CTA等一系列的快速检查,暴先生被确诊为脑梗。在经过对病情的综合考量和征得家属同意的前提下,立即对患者施以溶栓药物进行治疗。施药十分钟后,暴先生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入院到溶栓,整个过程只花费了15m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医院获DNT中位数进步奖)

记者经过采访得知,在两三个月前,该医院的DNT中位时间还保持在27分钟,对于此次DNT时间的成功缩短,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脑病科主任王利军表示,这与病人家属的救治观念以及医院绿色通道的畅通密不可分。一方面,病人家属已经了解到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非常有效的一个手段;另一方面,病人从入院到CT检查,整个“绿色通道”都非常顺畅。在病人到达医院以前,相关科室的医生已经接到电话通知在急诊候诊,到达医院后,医生会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并进行检查,在做检查的路上就会跟家属就病人病情进行沟通,待家属同意后,随即进行溶栓治疗,把所有环节都做到了最简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利军主任(左)与周超医生(右)看诊中

“‘时间就是大脑’,这是我们神经科医生常说的一句话。患者抢救的越及时,后续的恢复就会越好,用药的风险也会越小。”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脑病科医生周超如是说。

识别卒中“信号”降低风险损失

脑卒中并非“卒”不及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采访时正在输液的患者本人

在该患者入院第七天时,记者到医院看望并采访了这位患者。据暴先生回忆,自己在发病前一天有过熬夜,睡眠不足的情况,到了13日晚上8点多便突然发病,此前没有任何征兆。“当天下午回了家我还自己做了吃的,洗了碗,觉得有点累,就轻轻地躺在床上准备休息,一躺下就觉得身体越来越不对劲,然后自己判断了一下,可能有中风的趋势,跟家人简单通话后,就拨打了120。”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该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

王利军主任指出,在传统观念上来说,脑卒中一般多出现于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当中,但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卒中的发生率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是脑卒中患者需要切记的“三部曲”。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脑病科医生周超在采访时反复强调,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有两个时间点至关重要,不容耽误。第一个是从发病到医院的时间,由病人掌握。因为脑细胞的坏死是非常迅速的,所以在发现自己有任何不对的情况时,要立马拨打120急救电话而不是选择在家观察;第二个就是入院到溶栓的时间(DNT时间),由医院决定,每节约一分钟,对于患者的救治都非常重要。

在谈到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时,周超医生讲道,有一个简单的口诀叫“be fast”,可以帮助广大市民去识别脑卒中。一旦发现自己有不太对劲的地方要尽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B”——balance走路失去平衡、头疼或头晕

●“E”——eyes视觉模糊

●“F”——face身体一侧或面部一侧下垂(脸歪、嘴歪)

●“A”——arms手或腿无力

●“S”——speech说话困难、含糊不清

●“T”——time立即呼叫救护车

最后,王利军主任提醒道,为了预防脑卒中,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16个字: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态平和。在体检当中也可以加入一些相关疾病等的筛查,医生会根据每个人是否具有卒中家族史、个人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化验指标等进行评估。只有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具备一定的医疗常识,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