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3月15日,外酥里嫰、味美价廉的淀粉肠突然“塌房”,让人猝不及防,后续几天,相关企业的紧急辟谣、相关媒体的科普和澄清、大众舆论的反转又让人摸不着头脑。

淀粉肠还能吃吗?”不少消费者心中存有这样的疑问。各种消息传达到街头巷尾,最直观的结果是:一星期之内,摊主们的生意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变化。

3月21日、22日下午,南岛style走访了淀粉肠时常出现的区域: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商圈等人流量密集区,发现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对“淀粉肠塌房事件”的反应程度也不同,经济独立的年轻人稍微害怕了两天,之后渐渐放松心情,想吃就吃,而财政大权掌控在家长手里的小孩,放学后的“快乐老家”快要没了。

放学时间,南岛style走访了海口市区多个幼儿园和小学,并未看到淀粉肠摊子,其他种类的小吃摊也比较少,与往常相比,显得寥落许多,学校门口的生意显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位炸番薯的摊主表示:“315之前,校门口还有淀粉肠,315以后那家就没来过了。”摊主推测,可能是卖不出去,也可能是近期管理比较严格,摊主不敢出摊,“看到新闻的家长会举报,说不合规的淀粉肠居然在校门口卖给学生,一举报,整条街都卖不了,近期我也很少出摊。”

315以后,得知相关消息的家长,对淀粉肠,乃至其他小吃的警惕性达到顶峰,一位接送孩子的妈妈表示:“以前孩子嚷嚷着吃,偶尔也会买给他吃,新闻出来以后,就不敢给孩子吃了。”这位妈妈也看到了后续的科普和澄清,但她认为,“以前是睁只眼闭只眼,315以后,就算没有鸡骨泥,淀粉肠里也添加了很多东西,吃了也不健康,尽量少给孩子吃吧。”

淀粉肠摊子突然消失得一干二净,也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一些不便,“我没注意到新闻,我说呢,怎么一下子都没了,想吃淀粉肠也买不到。”

与生意寥落的小学校门口相比,中学、高校门口又是一番景象。

能够自己“做主”的中学生,并没有因此结束“放学后的快乐”,想吃还是会买。流动摊主的生意受到影响,但店里的生意没有太大变化,有炸串串店老板还表示:“没有那些摊子,生意还略好了一些。”店主拿出双润的淀粉肠,“给孩子们吃的都是大厂生产的,那些小作坊的东西,我们不进货的。”

在美兰区的一个中学门口,有淀粉肠摊主表示生意基本恢复了,“现在的孩子懂得可多,辟谣和澄清视频出来,看见董事长直播吃淀粉肠,他们还特地跑来告诉我,阿姨别担心了,没事了。”

海南大学北门商圈,因为大学生的聚集而繁荣,在小吃街之外,另有许多小摊贩沿街摆摊,售卖各色小吃、水果、鲜花、小物件,已然形成了一个校外市集。最夸张的时候,不到百米的距离就有6处淀粉肠摊子,整条街都飘散着烤淀粉肠的香气,每到下午五点,这些摊子就会出没,到了晚上十点,摊主收摊,跟随大学生的作息。

有海大学生注意到:“3月16日那天下午,我在摆摊的时间出校门,居然一处淀粉肠的摊子都没看到,以前都是挨个的摆在一起,想吃哪家随便挑,应该是受到了鸡骨泥事件的影响。”

3月21日下午,海大北门淀粉肠摊已经出摊3家。有摊主忧心城管突击,烤肠的时候分神观察周围的情况,她打算把摊子挪到天桥底下更隐蔽的地方,这位摊主表示:“这几天生意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点影响,是询问淀粉肠货源、厂家的顾客变多了,“以前顾客不管这些,现在有人开始在意了,我用的是夫宇产的,大厂的,不用担心。”摊主急于证明货源安全,连忙拿出夫宇包装的淀粉肠给顾客查看。

第二点影响,是营业收入明显变少了。“17号和18号这两天最惨,都没到平日里的四成,现在慢慢恢复了,已经恢复到七八成。还好我还有其他营生,不然赚的钱也不够用。”对于以后的生意,摊主表示,“会慢慢恢复的,不着急,大学生有判断力。”

商圈周边的淀粉肠摊,有摊主表示:“除了前两天比较惨淡,18号以后生意就渐渐恢复了,大人照常吃,带小孩逛街的,会比较在意,不给孩子买,还有很多人问是什么牌子的。”

对于“淀粉肠塌房事件”,淀粉肠的主要受众——大学生,持有什么观点?

南岛style随机询问几位大学生,得到的答案很一致:“一开始肯定害怕,后来看见博主和科普和企业的澄清,知道鸡骨泥是什么东西以后,想吃就吃,不过还是比较在意牌子,吃的时候会询问一句,那些小作坊的三无产品不敢吃,怕不卫生。”

有大学生戏称:“狗都不吃?大学生来吃。三块钱一根的淀粉肠,就不要在意那么多了。”

同时,也有很多消费者表示,希望相关标准尽快出来,给淀粉肠一个正式的名分,就像小时候吃的辣条,从“三不管地带”变成名正言顺的“童年零食”。比起淀粉肠是否含有鸡骨泥,多数消费者更关心的是,这些鸡骨泥是否满足食品标准,生产企业的卫生条件有没有达标,而这些都需要经过专业客观的调查和分析,不能凭空猜想和联系,无凭无据扩大打击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从“方便面致癌”“肯德基使用人造鸡”的食品谣传,到如今的“淀粉肠使用鸡骨泥事件”,多数消费者在“塌房”之后,仅经历短暂的情绪化,后续表现堪称理性,对于“食品工业”的认知也在逐步加深,不盲目信从,也不过分妖魔化。年轻的消费者,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还会自发在网上分享相关资讯,为澄清、科普做出努力,推动喜爱的美食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当然,这场风波,不能说毫无意义,日前,曾起草制定《火腿肠质量通则》国家标准的全国肉禽蛋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示,将召开会议讨论是否需要制定淀粉肠国家标准,一旦作出决定,将会向公众公布。

文/陈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