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天寒翠微,瑞气缭绕之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聚精会神地读着一则奏报。只见他双目渐渐睁大,脸上闪过诧异和惊恐,双手不禁微微发抖。良久,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目光重新坚定,轻轻将奏折放在桌上。

这就是发生在武德九年,让满朝文武为之侧目的一件趣事:李世民欲将公主赐婚给尉迟恭,遭到了后者的拒绝。于是朝野上下,人人都在议论纷纷:他究竟是想通了什么道理,才下定决心推脱这桩天大的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门世家 出身名将

尉迟恭生于一个世代当兵的家族,他的祖上曾是北朝名将,为保家卫国立下赫赫战功。尉迟恭自小便受到家人的熏陶,被看作是家族血脉的延续。

少年尉迟恭矫健英俊,性情高傲,与寻常孩童不同。他自幼便展露过人之资质,善于骑马射箭,尤其是使铁鞭的本领最为突出。每每比武试马,没有一个同龄人是他的对手。也正因如此,从小被家中视为掌上明珠,寄予厚望。

尉迟恭也没让长辈们失望,少年时便跟随父亲入朝为官。在父亲的照拂下,他勤奋学习兵书策,广泛涉猎各家军事思想。为人热情奔放,结交了一批豪杰。一时间声名鹊起,为日后立功打下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正值大业末年,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尉迟恭奉命镇压叛乱,这正中他的下怀。他亲自督阵厮杀,所向披靡。每破一股盗贼,都会斩将夺旗,声威大振。战场上的他与平日里判若两人,目光如电,杀气腾腾。

很快,年仅二十出头的尉迟恭便在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立下汗马功劳。他慷慨激昂的性格也在军营中磨砺成形,为日后投效李世民埋下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降唐军 归顺李世民

大业十三年,马邑县县尉刘武周起兵反隋,建立大秦政权,自称帝号。当时正是群雄逐鹿之时,各路豪杰并起竞逐。刘武周也有意延揽人才以壮大自己,他听说尉迟恭武艺超群,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于是数次邀他入伙。

尉迟恭亦看出大业已然土崩瓦解,决定随时流窜,暂时投奔刘武周。于是他带领部曲数十人,来到刘武周帐下。

刘武周美酒列席而迎,礼遇有加。双方一见如故,刘武周以客之礼,把尉迟恭招至案前高谈阔论。尉迟恭口才出众,举止神气,让刘武周对他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尉迟恭受刘武周重用,与宋金刚等猛将并驾齐驱。在随后的战斗中,尉迟恭屡建奇功,攻克多座州县。有一次,他以少胜多歼灭一支大队隋军,俘虏数十将领。刘武周更加看重起他来,称他为“奇才良将”。

3年后,李渊次子李世民率唐军东征,锋芒直指刘武周。双方在山西境内遭遇,刘武周紧急调拨尉迟恭和宋金刚前去助战。

然而唐军攻势凶猛,寡不敌众的尉迟恭部队节节败退,只得退守介休。宋金刚见大势已去,仓皇带兵倒戈突厥。尉迟恭对故主刘武周却态度坚决,他固守城池,与唐军相持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军事天才过人,早知尉迟恭乃万夫不当之勇,多次派人招降。为使尉迟恭放心,唐军诸将皆向他保证,只要开城投降,便可位列朝中,职司要津。

尉迟恭自恃身世不凡,又看出唐军气势如虹剑指擎天,遂与帐下将士商议此事。众人亦一致赞同归顺李世民。于是他在众人的陪同下,毅然决然地向李世民请罪,开城投降。

迎接李世民的是巍峨城池与整装待发的守军。尉迟恭双手捧着诏诰跪地,将城池献给新主。李世民亲自扶起他称赞为“勇猛之臣”,并赏赐金银以慰劳勤。从此,尉迟恭成为李世民麾下的重要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玄武门之变 救主于危难

此后十余载光阴,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训练有素的铁骑番队,战力空前,使唐军在战场上屡屡取胜。其中最著名的一战,便是626年爆发的玄武门之变。

事起源于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篡位之计。在一次祭祖活动上,尉迟恭无意中获悉了太子兄弟的谋逆阴谋。他沉吟不语,并未擅自声张。只是回朝后,便着人密报李世民。

此事牵连甚广,李世民为免泄密,只身秘访尉迟恭府邸。尉迟恭恭敬相迎,具体陈述谋逆的始末经过,以及参与者的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听后大惊失色,再三追问详情,一一得了肯定答复。明日便是太子招待宴,届时一旦中了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深思熟虑,李世民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方式。次日在玄武门前,率亲兵突袭建成、元吉等人,以夺取了帝位。尉迟恭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李世民感激不尽。

此后,他被封为武侯大将军,赏赐田宅钱粮,其规模前所未有。朝野皆以为尉迟恭立下大功,深受圣眷。然而好景不长,他的傲慢脾性,很快又把李世民惹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功自傲 性情乖张

632年冬,李世民在宫中设宴,将尉迟恭等老臣召见。按朝廷礼仪规定,宴上座次分明,左高右次。尉迟恭作壁上观,却发现自己左侧坐的,不是文武大臣,反是些不入流小吏。

尉迟恭向来骄傲不羁,自视极高。见此情形大为光火,便朝着上首位高声呵问:“尔等何人?无端占据尊位,岂不可笑?还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