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为什么不为朝鲜战争道歉呢?”

一位美国网友在网上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顿时引起轩然大波,而更加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评论区有类似观点的美国人并不在少数。

这不禁让我们感到疑惑,到底是什么让美国民众对朝鲜战争产生了这样的认知呢?

想要弄清楚一切的答案,我们还要从美国是怎样“遗忘”朝鲜战争这件事开始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朝鲜战争

在美国社会,朝鲜战争曾一度被认为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都没有任何纪念这场战争的热情。

要知道,朝鲜战争结束的时间是1953年,但美国却在1995年才建成“朝鲜战争纪念碑”,而相关的纪念馆,更是在一些朝战老兵的强烈要求下,2015年才终于向民众开放。

面对这样的情况,可能有人会觉得,是不是朝鲜战争美国输得太惨了,美国政府感觉难以启齿,所以选择“遗忘”。

但问题的关键是,在美国的历史书本里,美国自称是“赢”下了朝鲜战争的。

而且美国并不是只纪念胜利,像同样输得惨烈的越南战争,我们却可以看到有很多美国人进行纪念与反思。

因此,很显然,美国选择“遗忘”朝鲜战争,绝对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选择“遗忘”朝鲜战争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朝鲜战争对于美国民众而言,本身就是政府的一个巨大“骗局”。

在美国学术界,很多学者普遍认为朝鲜战争对于美国而言,是以“(国际)警察行动”为开始标志,以“停战协定的签署”为结束标志的战争,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没有任何光荣可言”。

板门店停战协定签署的同一天,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发表了一段极为简短的演讲,声称美国取得了战争胜利,表示:“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坚定且目标明确的同联合国一起,抵制了北朝鲜的侵略。”

没错,在美国政府塑造的理念里,朝鲜战争的本质是美国和联合国一道,帮助韩国抵抗北朝鲜的“侵略行为”。

因此,基于艾森豪威尔的演讲,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朝鲜战争是一场“集体安全”胜利的观点。

不难看出,美国政府想告诉民众的,就是美国参与朝鲜战争,是一个“毫无争议”的正义行为。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显然不是。美国参与朝鲜战争,完全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意义”的朝鲜战争

事实上,不仅仅是理性的学者,当年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国士兵也对战争的正义性颇有怀疑。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参与下的朝鲜战争,是一场没有清晰目标、意义模糊的战争。

与之相对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当时,罗斯福在宣战演讲中清晰的界定了美国参战的目标,每一位参与二战的美国士兵都知道美国到底为何而战,敌人是谁。

他们甚至都不需要政府的宣讲,都明白打败纳粹德国、击溃军国主义的日本有多么重要。

可是,朝鲜战争却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美国著名小说作家威廉姆·斯泰伦的小说《远征》中,就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突然陷入了战争,一场不明了、含糊不清的战争,如果不通过欺诈基本不可能会赢的战争......这是一场没有标语、没有歌颂、没有英雄的战争,对于所有参战的士兵而言,这是件忍无可忍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是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国战地记者凯斯·比奇曾直言不讳的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据凯斯和士兵们的交流得知,在最初的时候,长官们声称美国参战是为了帮助南朝鲜守住“三八线”。

然而,到了战争局势发生逆转后,长官们却又表示目标是要跨过鸭绿江。

此时对于他们而言,这场战争已经开始发生“变质”,因为它不像二战那样有柏林、东京、罗马这样具体的目标,似乎那些长官们的目标是拿下整个亚洲大陆。

除此之外,当战争进入停战谈判阶段后,美国赴朝士兵们的“反战情绪”更是一路高涨。

因为此时的战线已经基本维持在“三八线”附近的位置,这就是开战前政府告诉他们的目标,然而事实上停火期间战争却仍在继续,美国士兵仍然在被政府要求着做“无意义”的牺牲。

美国小说家詹姆斯·祝特曾评价道:“朝鲜战争就像一场由政治家设定的拳击比赛,明知不会赢,但是还是要坚持打下去,直到牺牲才能退出比赛!”

所以,对于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国士兵来说,胜利不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国家对待自己的过去,记住什么,忘记什么,都是有选择性的,而选择的标准就是通过当前的国家政治、外交以及利益需求来制定的。

在朝鲜战争发生的时候,冷战刚刚揭开帷幕。

出于继续推行冷战战略的角度考虑,美国政府在一开始将这场并没有获得胜利的战争,描绘成对“集体安全原则”践行的胜利。

随后,当遭受质疑和反对后,政府又引导着民众将目光转向未来,回避朝鲜战争胜败得失的讨论,最终使得美国社会“遗忘”掉朝鲜战争。

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朝鲜战争的性质,与后来的伊拉克战争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两者都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体现。

只不过,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尚未实现“独霸”,因此需要一个所谓的“正义理由”发动战争,而伊拉克战争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放眼世界美国早无一合之敌,所以一瓶“洗衣粉”足以侵略一个国家。

基于这些,为什么现在的美国人会产生“中国为什么不对朝鲜战争道歉”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现在的美国,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谎言”下的美国

过去,在美国的舆论垄断之下,很多人会对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听之信之。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拿朝鲜战争举例,美国著名作家大卫·哈伯斯塔姆因为一本揭露越南战争中,美国决策失误的书籍《出类拔萃之辈》而一举成名。

但是,鲜有人知道,在这本书之前,他还有一本名为《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书。

而这本书,自到2007年,也就是他去世后数月,才被正式允许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卫的遭遇不是偶然,那些在朝鲜战场上被俘虏的美国士兵,在被释放回国后,更是曾遭到过美国政府的“集体惩罚”。

相较于被“欺骗”的美国民众,那些亲身经历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士兵,显然能够知道这场战争的真相,而被俘虏的士兵们,更是对此感触颇深。

据美国前国防部长查尔斯·威尔逊透露,在美国政府对战俘们寄给家人的29000封信件的审查过程中,发现这些信件“几乎”都谴责了华尔街的资本商人,要求家人们一同反对这场“无用”战争。

因此,当这些战俘即将回国的时候,美国政府就十分担心他们会在公共媒体上将真相说出。

于是,在1953年4月,也就是正式交换战俘之前,美国国防部出台《美国和其他联合国军队战俘被洗脑问题》的报告。

将首批149名被释放的战俘里,20名被“严重洗脑”的士兵,秘密转移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精神病区内进行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伴随着1953年8月、23名美国战俘公开宣布放弃回国,留在中国后,美国政府更是彻底恼羞成怒,掀起了对战俘们的“审查”浪潮。

要求所有媒体不允许对参加朝战的美国士兵有任何正面报道,要求对战俘们“缺乏爱国主义精神”进行集体批判。

其中,在美国电视剧《叛谍》的制作过程中,美国政府的心思最为显著。

据悉,为了让这部电视剧能够帮助所有美国民众理解“战俘们被洗脑,背叛了国家”这件事情,美国政府邀请了著名作家罗德·瑟琳来操刀剧本。

后来,据罗德·瑟琳的回忆,在他过往的人生中曾创作过上百个剧本,但从没有任何一本比《叛谍》更难写作。

在长达19个月的时间里,罗德·瑟琳前后被七次要求修改剧本。

最初,罗德·瑟琳认为美国作为一个民主国家,不应该“惩罚”战俘,但后来他被“邀请”去往五角大楼,政府派遣专员亲自对他进行三个星期的“说服”工作后,罗德·瑟琳终于认识到了国家的“苦心”,将“惩罚”战俘的内容写入了剧本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所做的这一切,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隐瞒真相。

去年10月7日,巴以冲突被再次点燃,很多人将其称为历史上首次由“受害者现场直播”的战争。

跟随着加沙民众的镜头,我们清楚的看到了加沙遭受的人道主义危机,清楚的看到了以色列军队的残暴,清楚的看到了美国对真相的隐瞒。

这放在过去,是压根无法想象的事情。

因此,美国才会不喜欢这样的“言论自由”。

但,正如一位美国博主说得那样:“政府越是刻意隐瞒一些事情,越是能够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激起人们的反抗情绪。”

真相是掩盖不住的,邪恶是战胜不了正义的。

美国能够在朝鲜战争的“忘却”上取得成功,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但在信息高速发达的现在,美国不可能再取得同样的胜利。

如果美国继续固守老一套,那么迟早有一天会自食其果!

最后,再回到美国网友那个奇葩的问题上。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当年中国志愿军东渡朝鲜,是为志愿帮助美帝国主义铁蹄欺侮之下的朝鲜人民而战,是为保家卫国而战,应被铭记感恩,又何谈“道歉”二字呢?

参考资料:

战争动员_朝鲜战争初期杜鲁门政府与公众舆论_孙志伟

记忆与忘却_美国社会对朝鲜...塑造(1953-1965)_李金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