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八岁,你还在上高中,白手起家的嘉靖皇帝竟然战胜了文官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礼议之争,年轻且没有根基的嘉靖皇帝为什么最终赢了?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正德十六年,即公元1521年,以贪玩著称的明武宗朱厚照暴病身亡,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迎接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大统。朱厚熜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

按照正常的程序,朱厚熜应该先过继给朱佑樘,然后再以皇太子身份继承皇位,相当于兄终弟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杨廷和等人明显低估了才十四岁的朱厚熜,直接以皇太子的礼仪将其迎入北京城,并登基当了皇帝。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小宗继承大宗,朱厚熜这个皇帝差不多就是一个傀儡皇帝。别人知道,朱厚熜自己也知道。杨廷和觉得,自己拥立的这个皇帝好拿捏,但他想错了。

十四五岁的朱厚熜以给自己的本生父母上尊号为由,发起了大礼议。按照常规操作,他只能称生父朱佑杬为“皇叔考兴献大王”,但他死活不同意。要不,他就撂挑子不干了,你们想让谁当皇帝就让谁来。千挑万挑选出来的皇帝如果真不想干了,杨廷和等人就被动了。杨廷和看到了这一点,朱厚熜也看到了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新科进士张璁上疏支持明世宗,建议朱厚熜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但是,面对强大的杨廷和势力,朱厚熜等人还是败下阵来了。

第二年,风波又起。在朱厚熜的强势之下,杨廷和等人最终退了一步,还是给生父朱佑杬上了一个“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的尊号,实际上还是过继给了明孝宗朱佑樘。

到嘉靖三年,朱厚熜培养的势力开始羽翼丰满,于是更加强势起来。杨廷和被退休,杨廷和之子、状元杨慎被贬官,一百多名高官下狱,还有几个人被当场廷杖致死。这一次,朱厚熜赢了,兴献王也变成了“皇考恭穆献皇帝”,并在钟祥建了明显陵。这是明孝陵之后,唯一不在北京的皇陵。

朱厚熜为什么要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简单,表面上是给父母争一个名分,实际上就是争夺皇帝的权力。他来自于小宗,没有东宫的班底,在朝廷没有任何辅政势力,也就没有任何话语权,他必须争。如果争赢了,那么意味着他的权力继承自他的父亲,与拥戴功臣集团无关,他就可以从法理上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如果争输了,他就是一个傀儡皇帝,只能听人摆布。

他为什么能赢?

这和明朝的制度设计有关系。胡惟庸被杀之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自己既是皇帝,也是宰相,集所有大权于一身。内阁学士不过是皇帝的秘书而已,自然无法与皇帝抗衡,六部尚书虽然位高权重,但跟宰相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即便是后来的首辅大学士,官至从一品甚至正一品,从法理上来说,也不能制衡皇帝。朱厚熜就是吃定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朱厚熜虽然年幼,还是很有眼光很有手腕的。在大礼议过程中,他排斥了先皇留下的老臣,发现了可以任用的新秀,逐步结成了同盟,巩固了权力。

如果朱厚熜遇到的辅政大臣是霍光、董卓、曹操、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长孙无忌等手握实权的权臣,他肯定不敢如此任性。尤其是霍光,换皇帝就像换马车一样稀松。汉宣帝刘病已每次看到霍光就感觉如芒在背,大气都不敢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靖帝巩固权力后就不思进取了。从嘉靖十七年到嘉靖四十五年驾崩,28年之间,一共产生了14个内阁首辅,如徐阶、顾鼎臣、严讷、夏言、郭朴、严嵩、袁炜、高拱、李春芳等,都是写青词起家的。从此明朝官员中谄媚阿上之风盛行,政风日益败坏。

(2024年3月17日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