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加沙地区的争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是一块巴勒斯坦拥有主权,却被以色列重重包围的走廊地带,同时也是世界上物质最匮乏,人道主义危机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以色列拒绝履行联合国和平协议,并宣布从陆地对加沙发动进攻后,原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最大的秘密,被揭示在世人面前。在被称为“露天集中营”的土地之下,竟然暗藏着布局完整,结构复杂,四横八纵的地道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加沙地道的总长度接近500公里,这相当于整个英国地铁的总长度,规模之巨,令人感到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沙“地下世界”的出现,让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了“地道经济”这个名词,这些隐藏在加沙各个角落里的地下航线,为被困守的200万巴勒斯坦人带来了紧缺的物质,包括粮食、衣物、药品、电子数码产品,甚至是肯德基的外卖,当然,还有哈马斯手中的武器。可以说这是加沙居民唯一的生计通道,但同时,地道的存在,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神秘的加沙“地下世界”,和与之而来的“地道经济”。

加沙走廊的面积不算大,满打满算也就360多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西为地中海,南与埃及接壤,东、北均被以色列包围,虽然名义上是巴勒斯坦的领土,却是一块飞地,实际控制权也不在“巴解”手中,而是哈马斯说了算。以色列对加沙走廊实施了高强度的包围封锁,虽然面朝大海,可无一人能享受到春暖花开,看到的只有以色列海军的舰船,和架在哨岗上的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在西南与埃及12公里的边界线上,留有一个控制极为严格的口岸——“拉法口岸”,可供少数巴勒斯坦人进出。所以,与其说加沙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到不如看作是一所监狱,一所露天集中营。

说到对边境的封锁,我们或许会想到二战后的“柏林墙”,会想到川普大手一挥在美墨边境上修建的隔离墙,可是这些在以色列人面前,连弟弟都算不上。为了彻底围堵加沙走廊,以色列占领军从1994年开始沿着加沙边缘开始修建军事隔离墙,大家注意“军事”两个字,这是隔离墙的最大“特色”,以军在每间隔四十米就会修建一座哨岗,里面常年有军队驻守,并配置瞭望镜、重机枪等武器装备,以便做到对加沙人24小时全天候的监视。但凡有人想要越过隔离墙,就会被毫不留情的射杀,这也是加沙被称为“21世纪最大露天监狱”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道环形隔离墙的总长度高达700公里,是上世纪德国“柏林墙”的近5倍,虽然地中海沿岸没有修建,但几乎所有海域都被以色列海军封锁,想要从陆路和水路逃离加沙,对于巴勒斯坦居民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众所周知,以色列的军事科技水平雄霸整个中东,2019年的时候,他们开始对隔离墙进行升级换代,墙上装上了大量高清摄像头,还对隔离墙底布进行了延伸加固,以防止巴勒斯坦人通过挖地道的方式进入以色列境内。我们看上个月初,哈马斯突然对以色列发动袭击,有百人敢死队通过乘坐滑翔伞的方式深入敌后,就是因为无法从陆地实现突破,完全被一堵堵高墙封死了。因此这堪称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隔离墙,没有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沙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沿海走廊地区,境内以沙漠和平原为主,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70平方公里可供居住,大家可以想想,数百万人蜗居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数据显示,加沙走廊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000人,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另外,由于常年战火连绵,巴勒斯坦人也不具备建造高楼的技术和资源,因此加沙居民的房屋以简陋平房为主,这就导致了加沙走廊的房屋密集度极高,这就是以军一轮轮空袭后,导致成千上万巴勒斯坦人死伤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在新闻画面中发现不少细节,比如加沙居民虽然生活艰苦,但不像非洲某些国家,人们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更关键的是,他们还有智能手机,并且能够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东西是怎么运进加沙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外界的物资想要进入被重重包围的内部,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是前面提到的埃及边境的拉法口岸,但这里处于军事管制状态,能够自由进出的少之又少,还能去做生意的更是屈指可数。第二条路是托人到以色列代购。近些年,随着国际社会居中调和,巴以之间出于彼此的需求,以色列会允许少部分巴勒斯坦人进入境内工作,但仅限于工作,白天干完活,晚上必须回加沙睡觉,据统计,拥有合法进入以色列务工的巴勒斯坦人,总数在10万左右,这些人下班回家的时候,就会采购一部分生活用品带回去。当然,以上两条路所带来的物资,远远无法满足200万人的需求,因此第三条路才是大头,那就是“地道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前面提到过,2019年以色列加固了隔离墙的地下部分,并且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因此想要通过地道打通以色列基本不可能,但天无绝人之路,你以色列不是在埃及边境上没修隔离墙吗?那咱就朝着埃及方向挖,就这样,一条条地道从加沙成功挖到了埃及。

一开始的时候,地道最大的作用是为哈马斯的军火运输提供方便,很快,人们发现挖地道不仅仅是体力活,还是个赚钱的买卖,因为只要成功打通外界,就能运进来各种生活物资,就可以进行贸易,因此大量的加沙居民开始参与其中,地道越挖越长,越挖越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沙走廊南北长度不过40余公里,东西最宽处只有12公里,只要奔着一个方向挖,用不了多久就能到埃及,为了方便不同的物资抵达不同的地方,有钱的老板还会雇人在加沙境内的地道段分出不少岔口,这些进出口一般都隐藏在普通居民家中,隐蔽性极强。

再后来,挖地道的就不只是哈马斯和加沙有钱人了,普通老百姓一合计,哥几个凑一块开挖,只要挖成功,就能活下去,搞不好还能买东西发家致富,这是不赔本的买卖啊,于是加沙大有家家户户挖地道的架势。那么巴勒斯坦人这么干,以色列知道吗?

当然知道,但不管是以色列政府,还是军队,都不太容易进行干涉,且不说这些地道太多,隐匿性太强,但是躲在暗处放冷枪的哈马斯军人,也令人不寒而栗,所以以色列方面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庞大且复杂的加沙地道系统就成型了,俨然一座地下的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只有巴勒斯坦人明白地道的重要性和带来的巨大利益,埃及人也同样心知肚明,埃及的不少老板也会在地道上投资,对于他们来说,道义上是帮助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利益上咱们是互帮互助,各取所需,这于公于私都过得去。有人算过一笔账,修建联通加沙与埃及的地道,成本大约在5万美元左右,而回本时间却到不了一年,这是很多人对挖地道乐此不疲的主要原因,而导致这个结果的最终因素,是加沙常年居高不下的物价。

本身就没啥物产,又遭到以色列长达数十年的封锁,这就使进入该地区的几乎所有物资,价格都要比外面高出数倍。比如一份汉堡套餐,在以色列的肯德基、麦当劳里,售价可能只有几美元,到是通过埃及边境的地道运抵加沙,售价基本要上升2到3倍。当然这还只是最简单的食物,如果是智能手机这样的大件,价格还要上涨数倍,至于枪支弹药,那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更是天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加沙超高的物价,直接引发了多方的兴趣,埃及和以色列都无法有效的管控,哈马斯和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更是直接参与,据说哈马斯是目前加沙地道系统的最大投资者和获益方,因此所谓的“地道经济”,本质上就是妥妥的“走私经济”,它毫无套路,也没有规则。

哈马斯主导的地下走私经济,不仅能为自己获取源源不断的军事装备,也给加沙人民送去了必要的生活物资,同时,音像制品,图书,电子产品,也在哈马斯的护送下,不断进入每一位巴勒斯坦人手中,这也是加沙居民为什么十年如一日的被围堵封锁,却始终未于世界脱轨的重要因素。

以色列修建隔离墙的意图十分明显,就要打造一座“监狱”去关押加沙走廊中的巴勒斯坦人,可是监狱再大,守卫再森严,那能关住的人终归是有限的,想要彻底困住200万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加沙地道的全民参与,地道经济的接受度和繁荣度也越来越高,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地下世界的交通和生活,甚至还有西方媒体报道,在加沙地下隐藏着哈马斯修建的军工厂,可见其规模有多大。

回归到本质上,如果让丰衣足食的你去拿着命去挖地道,搞走私,你会愿意吗?我想只要是正常人,大概率不会这么做。说白了,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为什么甘心在刀口上舔血?还不是被以色列逼到了绝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在全世界卖惨,动不动就拿着小胡子在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迫害说事儿,可他们没有反思一件事,那就是如今站起来的他们,把原来本民族的苦难,强加到了另一个民族身上,他们视巴勒斯坦人的生命为草芥,对他们的人权毫无尊重可言,甚至到今天都不愿放下手中的屠刀,那么不管是哈马斯,还是普通的巴勒斯坦老百姓,又有谁会放下仇恨呢?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在你看来,加沙居民的未来,路在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