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吴忠,因军政双优得到毛主席赏识,六、七十年代负责卫戍京畿。主席曾高度评价这位爱将“吴忠有忠”。如此人才,自然在后来的对越反击战中被推上前线,指挥解放军部队痛击侵略者。79年东线战事,近一半的战役指挥与吴忠有关,将军对维护国家主权、乃至推动改革开放事业都是有大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样一位名将,战前却一度被下达了“撤职命令”,险些错过指挥反击战的机会。当时吴忠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是许世友的左膀右臂,东线战事主要由广州军区负责,怎么会临阵换将呢?况且吴忠是直接被免除职务,而不是“另有任用”,这显然很不寻常。对于组织的决定,吴忠虽然大感意外却不得不执行,但他的顶头上司可不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向雷厉风行的许世友司令员,怒斥道:叫你去北京你就去?不准走,给我留下打完仗再说!军令难违,吴忠十分为难,从个人角度讲,革命军人哪里愿意放弃上战场的机会呢?不过许世友也不是“愣头青”,他让吴忠先别急着回北京,随后便开始认真了解情况、争取转圜。经过与总部沟通,许世友大致清楚了来龙去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1976年,中央领导人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阴谋团伙。但那些人的残党中,此后还有兴风作浪者,对社会稳定形成威胁。吴忠来广州军区前,曾长时间在首都任职,尤其是形势复杂多变的那几年。在调查过程中,一些人“举报”了吴忠,说他在七十年代压制过群众运动,跟反革命分子有牵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重要的军事将领,涉及政治因素也是很严肃的。出于谨慎起见,军委决定免去吴忠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职务,让他回京配合调查。许世友挂了电话若有所思。这样的事情,他也不好直接驳回,老将军没有这样的权力。但许世友和吴忠都出自红四方面军,彼此极为了解,尤其从76年开始两人便在同一单位直接共事,许世友对吴忠的品质是毫不怀疑的,认为背后必定有人捕风捉影、陷害吴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已经是73岁高龄,而副手吴忠只有58岁,年富力强正是用武之时。权衡再三,许司令向北京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政治审查工作是应该进行,但对越作战事关重大,吴忠在广州军区主管军事作战领域,此时脱离部队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鉴于整体战略是“速战速决”,建议让吴忠暂时留在部队,等到合适时机再回北京接受调查。许世友的分析合情合理,因此上级没有再强调吴忠的回京时间,事实上是默许将军先打完这关键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如此,这件事情还是很令人吃惊的:一名大军区重要指挥员,在头顶着巨大个人压力的前提下带兵出境作战,这需要怎样的心理素质?真的能对前线工作负责吗?不夸张地说,在此前的人民军队历史上,还没有过如此案例。但吴忠是个真正的“狠人”,非常能扛。79年他背着包袱上阵,事实证明他不光还能打、并且打得很好,我军在东西两线均取得胜利。其实在这背后,最重要的还是一条:吴忠问心无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性格刚烈正直,吴忠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时,曾得罪过一些同事,因此离开北京后仍有人给他“穿小鞋”,实际上属于不实指控。吴忠为国出战前虽然有压力,但却坚信组织能够调查清楚问题,还自己清白。在这样的信念下,吴忠没有辜负军区及许司令的信任,在前线指挥若定。顶天立地的吴忠将军,战后更是信守承诺,只身前往北京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查实,吴忠不光没有在特殊年代犯错,反而采取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相关集团斗争,有力维护了首都稳定,其表现令人称颂。至于那些“举报”,完全是捕风捉影。八十年代将军被组织恢复名誉后,仍享受大军区副职干部待遇,对于此前的风波,大度的吴忠没有丝毫怨言。但遗憾的是,将军晚年不幸遭遇交通事故,1990年2月在海南意外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