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荠菜长满了田野。此时漫步田间,挖一篮荠菜,包几盘荠菜馅饺子,是极具仪式感的迎春活动。荠菜是平凡的,大江南北、田边地头,到处都能生长;荠菜又是不平凡的,它不畏严寒,在众多野菜中最先返青,为人们奉献春天里的第一道美食。这种不起眼的野菜,被中国人钟爱了上千年。

荠菜味道甘美,与另一种味苦的野菜——荼菜对比鲜明。古人因此将荠菜作为“甘”的代表,荼菜作为“苦”的代表。《诗经·邶风·谷风》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是一位和丈夫共同努力创下家业的女子,最终却被丈夫抛弃,她大声倾诉自己的怨恨和悲苦:“是谁说荼菜味道苦?和我内心的痛相比,它简直和荠菜一样甜!”后来,“甘之如荠”成了古人常用的成语,意思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即使受了苦,心里也很甜。《晋书》载,将领刘沈曾在河间王司马颙手下任职,司马颙后来叛乱,刘沈奉朝廷命令率兵讨伐,结果兵败被执。他慨然对司马颙说:“今天你就是把我千刀万剐,我对自己当初的决定也甘之如荠。”

古人烹调荠菜的方法有很多。一是做成馅包馄饨。北宋文学家晁说之有一次得到朋友赠送的荠菜馄饨,品尝后觉得非常好吃,并有所感悟,写下《谢蕴文荠菜馄饨》一诗:“无奈国风怨,荠荼论苦甘。王孙旧肥羜,汤饼亦多惭。”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反思,也凸显了古人对食物的感情。

二是作为春饼的配菜。宋代,人们在立春日吃春饼。将面粉制成的薄饼,和切成丝的各种野菜装在盘中,称为“春盘”。立春前的荠菜鲜嫩味美,裹在春饼中食用味道最佳。北宋诗人李时就很喜欢这种搭配,他在《十二月立春》中说:“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荠菜的味道、梅花的馨香,都给人以美的享受。立春日之外,这种吃法也常见。南宋诗人陆游曾在农历二月,摘荠菜配面饼、采槐芽制作腌菜:“荠菜挑供饼,槐芽采作葅。”

三是制作荠菜羹。羹,是用肉类或蔬菜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南宋诗人韩淲有“随地挑成荠菜羹,只和淡水入瓶罂”之句,同时代的许应龙在《荠菜》一诗中也说:“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作为文学界的美食家,苏轼自创了一种“东坡羹”,他在《东坡羹颂(并引)》中说:“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其做法是将蔬菜搓洗数遍,放入锅中;接着下入生米、少许姜,和蔬菜一起煮;为了防止羹溢出,还要在锅的边沿涂抹生油,并将一只同样涂抹了生油的瓷碗扣在羹上。这样制成的羹,虽然“不用鱼肉五味”,但“有自然之甘”。东坡羹的原料可以是菘(白菜)、蔓菁(芜菁)、芦菔(萝卜),当然也可以是荠菜。

苏轼对自己研发的东坡羹非常得意,还不遗余力地推荐给朋友。在给朋友徐十二的一封信中,他开头就说:“今日食荠极美。”因为徐十二正患疮,苏轼建议他吃好消化的荠菜羹,并给出了东坡羹的制作方法,具体到每种食材的用量:“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了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其实,以荠菜为原料的东坡羹就是当时人常吃的“荠糁”。北宋张耒有《食荠糁》之诗;陆游也多次在诗中提到荠糁,其中有一首《食荠糁甚美,盖蜀人所谓东坡羹也》称:“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莼羹下豉知难敌,牛乳抨酥亦未珍。”

因为经常食用荠菜,人们慢慢对它有了味觉记忆。远离故土的游子,看到它或者吃到它就忍不住想起家乡。唐上元元年(760年),宦官大臣高力士被流放黔中道,此时他已75岁高龄了。途经巫州时,高力士看到路旁的野地里长满荠菜,而当地人并不采摘,任其生长。他想起在长安和洛阳时,荠菜被当作珍贵的蔬菜,摆放在市场上出售,看来此地离乡渐远,连饮食习俗都已不同了。他感怀于此,写下《感巫州荠菜》:“两京作觔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改。”

喜爱荠菜的苏东坡,总能将荠菜与家乡联系起来。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在杭州,十月十八日夜,他与妻弟王箴饮酒,席中就有荠菜这道菜,“掇荠莱食之,甚美”。熟悉的味道让他想起了家乡眉州的巢菜(豌豆尖),也勾起了思乡之情,不禁久久怅然。一个多月后的十一月二十八日,杭州先有雨,接着又下起了小雪。苏轼偶感风寒,在家中坐了一整天。晚上,他又与王箴饮酒,这次喝的是驱寒的姜密酒。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苏轼喝了一杯就醉了,他乘着酒兴,亲自掌勺,做了一道荠青虾羹,“食之甚美”。荠菜的美味又让他思念起了家乡,他对妻弟说道:“他日归乡,勿忘此味也。”

在追求食物精细的古代,也有一些士大夫不愿食用荠菜。贾岛曾说:“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南宋的王炎也说:“十年九不就,食荠苦我肠。”但在追求绿色、自然的今天,这种营养丰富的野菜,就广为大家喜爱了。

2024年3月26日《中国文化报》

第8版刊发特别报道

甘之如荠 享味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编: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