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上海虹口区北外滩空中俯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片区(2023年1月10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题:持续金融开放增大中国市场对外资机构吸引力——访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熊碧华

新华社记者王亚光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熊碧华日前表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的金融市场,随着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呈现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摩根大通是中国金融开放的见证者、支持者、参与者,在中国的稳步发展受益于中国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开放步伐。”熊碧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

自1921年开始在华开展业务,摩根大通深耕中国市场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通过长期、持续的投入,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在中国业务的全面布局,通过在中国市场的四大主要的法律实体——银行、证券、期货、资管,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非常多样化的服务。”她说。

她说:“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举措是长期的、一致的,最近几年呈现出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长期发展前景,并随着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进程,持续加码中国市场。2006年底,中国允许外资银行在华注册本地法人银行,几个月后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助力摩根大通进一步加快在华业务的拓展。

  珠海横琴金融岛(2023年11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海横琴金融岛(2023年11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获批成为中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和首家全资收购中国在岸基金公司的外资资管公司……近年来,摩根大通在华发展的多个“里程碑”正是中国金融开放连出实招的结果。

中国的银行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规模都位居世界前列。“对在华外资金融机构来说,超大规模的市场和持续的金融开放举措都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熊碧华说。

在她看来,随着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电子和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中国在长期经济转型期间关注的关键领域,也能给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摩根大通集团也持续加大对中国业务的投入,多次对我们的本地法人银行增加注册资本,充分体现了摩根大通对中国长期发展战略的承诺。”熊碧华说。

她认为,金融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是正常的,一时的“风高浪急”并不会阻碍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步伐。“我们希望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开放的举措不会变,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开放性。我们相信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外资金融机构才会用实际行动投出了他们的信任票。”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目前境外24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在华设有机构,全球最大的40家保险公司有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3年底,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法人银行、116家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和132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量达到888家,总资产已达到3.86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4万亿元,在境内保险行业市场份额已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