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法理学可以看作对枯燥法律条文的一种诗性阐释,二十余年浸淫其中,对她的热爱早已搅入了魂灵,至今《大国宪制》还是我的枕边书。虽然当编辑就意味着日日案牍劳形,但一直不愿错过身边摇曳的风景,于是小心翼翼地采撷着那些触动过我的字行,那些书,那些人。

书与人:一本“小书”的微言大义

在我认识的学者中,陈柏峰老师一直是很与众不同的一位,虽然早已名声远播,但每次见面其身上那份学者特有的质朴甚至是羞涩始终未改。记得上次给陈老师出书还是2018年的《半熟人社会》,那本书出版后获得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的重点推荐并上榜2019年12月的“中国好书”。时隔几年,又跟陈老师提起要做一个法社会学领域的交叉学科论丛,再次请他赐稿,陈老师热心提携后辈,先是积极推荐了几位年轻老师的课题成果,最后才说起自己还有一本“小书”问是否合适放入论丛,并一再强调这是一本“小书”,陈老师的过度谦虚导致我原本并未对这本书有太多期待,直到拿到书稿才越发品出其不凡之处——从篇幅上讲的确“小”,但书中不乏大家境界,看得出超出同辈学者的胸襟与视野。

法学著作,除了专注研究文本的法律解释外,大多专注于讨论具体制度,“研究现状——外延内涵——中外比较—现实问题——制度建言”,沿着这个方向去铺陈,大体不会错,但一本阐释方法论的著作,却无法按着这种既定的范式去展开,可以说没有具体的范式可以参照,因为其本身就把探讨和提炼“范式”作为主旨,是一种纯“载道”的存在。几乎逐字逐句都是作者多年的总结和体会,看似平实,却微言大义,这类著作对作者的逻辑构思能力、概括能力都比制度建言性的著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书谋篇布局上有章法,行文中有声色。问题论述简洁而精当,结构上又清晰严整。整本书通篇看似明白如话,但细品起来却充盈着思想和美感,可以说是一本“亦秀亦健”的“小书”,比起陈老师之前的著作更上层楼。

问题意识:于无声处听惊雷

学习和检视研究方法往往是进入一个学科的入场券,但写一本对实际研究有指导价值的法学方法论著作却十分不易。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读过的学生不少,知道书名的法科生遍天下,但真能看完后得到多少在撰写论文和法律实务中可用的经验?似乎有限。

记得读书时导师苏力先生曾开过一门课就叫“法学方法论”,如今毕业后四处辗转搬家厚厚的笔记已不知去向,但老师一句对方法论的实用主义阐释言犹在耳:“所谓方法论,就是假如你有一个工具袋,你根据现实情况来判断何时应该拿出锤子何时该拿出刀子,方法论就是运用一切你能用的工具来尽可能地解决问题(大意如此)”,这句评论看似功利主义,实则点出了总结方法论的难度所在,因为往往大多数情况下当你能准确判断出面对一个问题该用锤子还是刀子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对问题有了大致的解决方案,真正难的恰恰是你面临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不知该从哪里下手,甚至找不到问题所在。撰写一本对法学研究者有价值的方法论著作,就是要解决如何去发现问题,又如何入手去研究的问题。这件事看似平易,实则难工。比如法学著作讲究个案研究,但难的是在形成“个案”以前,如何从他人看似平常的、原生态的生活经验中敏感地发现和抽离出“个案”,发现他人眼中寻常生活的“不寻常”之处,并用高度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将其提炼为可以研究、总结和重现的法律中的“案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田野调查者应具有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来源于“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敏感,要求写作者不仅善于观察,同时内心也是一个有热情、“有意思”的人。

这里的“有意思”不仅包括对探索学术的热忱,还包含了“较真”“个涩”等惯常看来不那么具有“褒义”意象的词汇,这些词汇描述的性格在一个“熟人社会”中也许并不讨喜,但对于一个从事田野调查的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因为“较真”,才能在以“他者”的身份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中时不是将研究对象的行为视之“自然”而是去探究行为背后的一系列行动逻辑,“个涩”才能在他人忘形时始终保持冷静的理性从而解读出事件背后的因果联系。而这些对于生活经验的“较真”“个涩”累积起来,就可能从点滴的社会经验中提炼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方法论和理论框架,让阅读者产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费老的《江村经济》等著作莫不如是,《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这本“小书”也是如此。

“新”与“老”:学术传统的形成

部门法学者可以伴随着制度变革不断更新研究热点,著述丰富甚至比较容易“著作等身”,而法学理论学者尤其是专注方法论的研究者却难以追“新”,更难有快速产出,其追求的恰恰可能是“老”,是辐射更广、更大的时代跨度,提炼出更具普适意义的理论体系,从而做出对知识谱系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这一点在重视沉淀和传承的艺术与知识领域中存在共性,中国书法推崇“人书俱老”,中国文学也有“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的美谈。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方法论研究依凭的不是少年才气,更多的是多年修炼的内功,将人生智慧融入凡常的社会生活,发现寻常中的不寻常,不规矩中隐含的“规矩”。正是这种对社会经验的长期酿造,默默地在心中积蓄,在脑中发力,最终提炼出那一点精神结晶。与其说过程似乎有种宗教般的虔诚,不如说是需要一种学者独有的韧性和智慧。

法理学研究尤其是方法论研究不比制度研究,后者时常形成一波波潮流,而前者是一种较难进入市场化操作、难于短时间内产出成果的领域。在学术日益产业化的今天,热闹的研究领域本身就意味着高引证律,因此方法论研究比起其他部门法研究多少显得有点寂寞。研究方法论的著作和学者若无过人之处,则无法于当今学术圈中觅得一席。

但好的方法论研究对理论创造和学术传统的贡献又是其他部门法所不可比拟的。以法律经验研究为例,其需要研究者对通过经验感知到的法律现象进行机制分析,从经验层面洞悉法律现象之间的关联机制,探究因果链条,而每一次社会现象之间因果链条的被发现和被书写,既展现了具体的特殊性,又体现出研究过程的一般性,发现、阐释、总结这一因果链条的过程即实现了一次完整的理论创造,而一国的法律传统即在这一次次理论创造中得以形成。

当代中国法学乃至社会科学场域中,研究方法早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理论研究、制度分析、规范研究、个案研究、定量分析等研究进路各有特色。当法教义学醉心于设计和阐释精巧的法律结构的时候,法律经验研究者在通过深入的社会调查发现生活中“活”的法律,通过对事件、条件、逻辑的考察,解读人民需要怎样的法律,而不是仅仅追求学者自身的逻辑自洽。相信本书的出版可以更好地增强法律经验研究者的方法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强化法学界面向中国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从而为中国自身法律传统的形成做出知识增量。

结语

对于大时代而言,我们都是小人物,能够做的非常有限。但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形形色色的经验现象都具有极大的新颖性,只要每位学者将自己的个体经验通过研究呈现和累积起来,就可以从整体上呈现出中国的经验研究图景,从而形成“中国”的社会科学理论,而不是“在中国”的(西方)社会科学。沿着这条进路,“善其身”的个体社会经验可以发挥出兼济天下的能量,对中国的法治发展有所作为。

作者:李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

《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责任编辑

书籍信息

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

陈柏峰 著

2024年1月出版/定价68.00元

ISBN 978-7-5228-2675-2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近20年田野调研所形成的经验质感而成,力图梳理、总结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并不源自方法论教材,而是在田野调研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具有相当的本土性和独特性。它并不预设论题,而是在调查中发现论题并在深入调查中展开研究,特别有助于理解中国法治与中国社会。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只能了解自身工作生活所能接触的某些实践,掌握其中的部分信息,因此,田野调查是获取经验的主要渠道,是涵养经验质感的合适方法。本书对法律经验研究方法的总结和透视,可以帮助研究者意识到学术创新如何从田野中产生,从而更有方法论自觉,进而严肃对待田野调研,有效生发问题意识,科学进行机制分析。本书不仅是法社会学初学者的入门必读之书,对于深耕本领域的学人们实现理论进阶也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陈柏峰,湖北咸宁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国家治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入选多项国家和部省级重要人才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杂志发表100多篇论文,出版《传媒监督的法治》《乡村江湖》《乡村司法》《半熟人社会》等专著,参编《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中央“马工程”教材,主编《法理学》教材及《什么是法学》《法学的11种可能》等普及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学术传统
第二章 社科法学
第三章 经验
第四章 事理与法理
第五章 机制分析
第六章 理论创造
第七章 典型进路
附录一 华中乡土派的经验训练方法
附录二 基于田野调研的法律经验研究

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李 晨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