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肥东县域现存目前合肥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春秋战国古墓——龙城春秋七号墓。

墓中出土大量文物,包括多件成对出现的青铜器具,现在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大多保存在肥东县博物馆中。

肥东县博物馆位于综合性城市公园——和睦湖公园的东岸,是一座以展示肥东悠久的自然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历史研究、文物收藏、文化传承、科学传播、休闲观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二楼“历史文化”展厅中展示了大量来自龙城遗址的青铜器件。

龙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龙城居委会龙城村境内,在汉代乃是浚遒县城。2007年年初,由于宁西铁路的建设,发现该地区为一处古墓群,年代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以汉墓为主。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来自省市县的考古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发掘中,以龙城七号墓规格最高。该墓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高规格墓葬,墓室规格为6米×6米,深3米多,为一座多人合葬墓。墓主位于墓室北侧正中央,在墓主的东、南、西、北部各有一人陪葬,陪葬者可能是妾之类身份的人。

让考古人员为之兴奋的是在这个墓葬内发现了大量青铜器,且这些青铜器大多是成对出现的。经清理,出土的文物有青铜鼎4件、青铜缶2件、青铜礁斗1件、青铜罍1件。

青铜敦2件、青铜簋2对,还有青铜盆、青铜戈、青铜箭镞、车马器、青铜削和玉器、琉璃器、陶器等40多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墓的规格及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考古人员初步认定这是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墓,级别应仅次于王侯。此外,从现场发掘情况来看,该墓保存相当完整,没有被盗过。

该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合肥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春秋战国古墓。

将龙城春秋七号墓发掘的文物数量及墓的规模葬制与蚌埠双墩1号墓对比来看,后者的规格更高,应为春秋时期诸侯王级墓葬,但出土的器物和龙城春秋七号墓一样,且大多是成对出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墩墓为圆形墓,龙城春秋七号墓是方形墓,这应该带有淮夷文化特点,是否有天为圆、地为方等说法,值得考古界深入研究。

青铜罍,罍是大型存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诗经·周南·卷耳》记载:“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古文中“罍”与“篚”连用,指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用的酒器和食器,亦借指祭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城春秋七号墓出土的罍高34.5厘米,口径24.5厘米,腹径43.5厘米,盖径26.5厘米,底径27厘米。圆形,敛口,广肩,丰腹,圈足。

有盖,盖为圆形,盖上一周饰有六个饼状团纹,盖纽顶为环形,六柱相连接。肩部两侧有两耳,耳作兽首形。腹部一周有八个饼状团纹,器身均为饕餮纹和夔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这件青铜罍是目前安徽省内出土体型最大的罍。此器的出土表明早在两三千年前庐州地区的酒桌上已经用上罍了。据相关文献记载,安徽有俗称“炸罍子”的酒风,敬酒用“罍”,大杯碰饮,以豪爽的方式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鼎,鼎在古代是作为烹煮用的器物。目前肥东县博物馆陈列的2件出土于龙城春秋七号墓的青铜鼎平沿外折,双立耳微向外撇,圆底,三足,呈蹄形,有盖,盖上有三小兽。

件鼎在规格上有所不同,大件通高30.2厘米,口径33.5厘米,足长18厘米,盖径35.5厘米,耳长11.5厘米;小件通高18.4厘米,口径19.7厘米,足长8.7厘米,耳长4.2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代,鼎一方面是国家政权和权力的象征,另一方面是贵族身份的代表。《礼记》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大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而在此墓葬中发掘出4个鼎,现场有考古人员提出这可能与春秋晚期出现的礼崩乐坏有关,同时,上述用鼎制度在当时主要是针对中原地区而言,而龙城在当时则应是属于楚文化范畴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簠,簠(fǔ)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记载:“凡祭祀共簠簋。”龙城春秋七号墓出土的簠为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高11.4厘米,长29.2厘米,宽22.3厘米。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敦(duì),古代食器,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作物。龙城春秋七号墓出土的敦为青铜制,通高19.4厘米,口径22厘米,半球状,二环耳,三短足,有盖,盖也呈半球形。

顶部有三环呈三足之势,盖沿口有二环耳,盖和器合起来呈球形,俗称“西瓜敦”,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盉,盉(hé)是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商周时期盉后有鋬(pàn),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而春秋战国时期盉上多设有提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城春秋七号墓出土的盉为圆口、深腹,有盖,前有带双耳的兽首流,兽首作两度弯曲,后有齿形脊,鋬在顶上,刻有纹饰,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二环耳,三蹄足。

通高24厘米,口径10.4厘米,腹径19.5厘米,盖径11.3厘米,足高6.3厘米。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时期。

缶,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龙城春秋七号墓中出土的这件青铜缶是我国先秦时期十分重要的一件器物。小口,有盖,半环纽带一圆环,流肩,圆腹,腹中有环耳,平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记载只有少数大型的墓葬中才出土青铜缶,可见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重要的礼器。用于盛水的一般称为“盥缶”,用于盛酒的一般称为“尊缶”。此外,缶还有乐器的功能,古时宴会喝酒尽兴时,就会有人一边唱歌一边敲打装满酒的缶,成语“击缶而歌”就是因此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匜(yí)是古代浇水器,一般与盘同用,两物组成一套浇水洗手之器。匜用于洗手时从上而下浇水,下面用盘承接淋下的水。《左传》:“奉匜沃盥。”匜前有浇水流,后有鋬,下四足、三足或圈足,也有无足的。匜始出现于西周晚期,流行至战国时期。

弩是战国以来广泛使用的发箭兵器,弩机是弩的机发部件。弩机是装在弩的郭中的。所谓郭其实就是一个匣子。弩机的前方有个挂弦的挂钩,叫“牙”。牙后面就是准星,用来提高命中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城春秋七号墓出土的这件战国青铜弩机主要组成部分郭、牙、望山及悬刀保存较完整,现无法活动,通体素面无纹饰。纵长11.4厘米,悬刀6.7厘米,望山7.1厘米,宽6.53厘米,牙长7.9厘米。

青铜剑是古代贵族与战士佩戴的用以格斗击刺的兵器。在春秋战国时期,佩剑也是身份等级的象征。龙城春秋七号墓出土的这件战国青铜剑,通长45.3厘米,身长366厘米,茎长9厘米,格宽4.2厘米,茎首直径3.2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剑身中起脊,前有锋后在格,茎有首有箍,首似喇叭形圆茎实心,上有椭圆凸箍二道,菱形格,刃锋锐利,通体素面,剑刃微残。

古代车身均为木结构,商代开始在车上附金属构件,一是增强稳固性,二是增加装饰性,凸显车主身份地位。车器是指车身上的金属构件。軎和辖都是古代车上的部件。

軎形如圆筒,套在车辙的两端。从出土的古车和车的古文字形象,我们都可以看到軎,它们位于轴的最外端,防止轮子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辖是穿过軎与车轴的一个销子,将轴与軎销为一体,由此可见辖的重要性,若辖脱则軎脱,軎脱则轴脱。

肥东县域现存目前合肥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规格较高、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春秋战国古墓——龙城春秋七号墓。墓中出土大量文物,包括多件成对出现的青铜器具,现在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大多保存在肥东县博物馆中。

肥东县博物馆位于综合性城市公园——和睦湖公园的东岸,是一座以展示肥东悠久的自然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历史研究、文物收藏、文化传承、科学传播、休闲观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二楼“历史文化”展厅中展示了大量来自龙城遗址的青铜器件。

龙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石塘镇龙城居委会龙城村境内,在汉代乃是浚遒县城。2007年年初,由于宁西铁路的建设,发现该地区为一处古墓群,年代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以汉墓为主。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来自省市县的考古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考古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发掘中,以龙城七号墓规格最高。该墓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高规格墓葬,墓室规格为6米×6米,深3米多,为一座多人合葬墓。墓主位于墓室北侧正中央,在墓主的东、南、西、北部各有一人陪葬,陪葬者可能是妾之类身份的人。

让考古人员为之兴奋的是在这个墓葬内发现了大量青铜器,且这些青铜器大多是成对出现的。经清理,出土的文物有青铜鼎4件、青铜缶2件、青铜礁斗1件、青铜罍1件、青铜敦2件、青铜簋2对,还有青铜盆、青铜戈、青铜箭镞、车马器、青铜削和玉器、琉璃器、陶器等40多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通过对肥东龙城遗址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了解,加之与周边地区同时期出土文物对比,可以看出这些青铜器都具有楚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各具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批文物为研究合肥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提供了珍贵实物。

参考文献

1.浅谈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的演变

2.中国古代铸造青铜器泥型烘焙温度的理论分析及浇注模拟试验《铸造》 | 2019 年第 006 期

3.中国古代青铜器饕餮纹饰的研究期刊:《海外文摘·学术》 | 2019 年第 00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