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从大肠长出恶性肿瘤,依照肿瘤发生的部位,又可分为“结肠癌”与“直肠癌”,因此大肠癌又称为大肠直肠癌或结直肠癌。大肠长度约90公分到150公分,从盲肠接升结肠,连着横结肠到降结肠,接这是乙状结肠到直肠最后至肛门,以“ㄇ”字型弯曲在腹腔的四周。以左右侧来区分的话,“右侧大肠”包括盲肠、升结肠以及部分近端横结肠;“左侧大肠”则包括部分的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如果肿瘤位于直肠,就称为直肠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一定会血便!大肠癌有哪些症状?

大肠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因为大肠癌刚形成时,只是一小团癌细胞,并不会引起肠道症状;逐渐成长增大后,才会产生症状。而依照肿瘤位置的不同,引起的症状也不同。

1.右侧大肠癌:腹痛、贫血、体重减轻、腹胀等。

2.左侧大肠癌: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

3.直肠癌:血便、大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等。

4.晚期症状可能会有疲倦、厌食、体重减轻等,和转移出去的部位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肠息肉”一定会变大肠癌?

另外,与大肠癌有关的“大肠息肉”,是发生在大肠黏膜的突起物,可分为增生性息肉、发炎性息肉和腺瘤等;而只有腺瘤才有可能形成恶性肿瘤。大肠癌肿瘤形成的模式,从正常黏膜经腺瘤阶段进行至癌症,是由一连串基因的改变,积聚而成。有些研究显示,从正常大肠黏膜变成大肠腺性息肉,平均所需时间约为10年,从腺性息肉成为大肠癌则约需5年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肠癌因素多,可概分3大类

大肠癌的发生主要和年龄增长、饮食及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有关。大肠癌可分成3类,偶发性大肠癌、家族性大肠癌与遗传性大肠癌。大约7~8成的癌友属于偶发性大肠癌,好发于50~74岁;而遗传性大肠癌因为有基因变异,年轻病友的比率相较其他大肠癌高,但整体来看,偶发性大肠癌的比例还是占多数。

偶发性大肠癌

目前仍与环境因素如饮食、生活作息与运动习惯有极大关系;一般人终身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约5~7%。

家族性大肠癌

家族直系亲属有1人在50岁以下罹患大肠癌,或者直系亲属有2人在任何年龄罹患大肠癌,即可称作家族性大肠癌。若直系亲属有1人罹患大肠癌,子女的罹癌风险会提高2倍;若直系亲属有2人罹患大肠癌,风险则提高4倍。

遗传性大肠癌

主要的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有明确的基因变异。除了大肠癌外,家族中若有很多人有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胰脏癌、胃癌、小肠癌、脑癌、皮肤癌等,就要强烈怀疑带因,建议家族做基因检测,并从25岁开始追踪各项可能患的癌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肠癌与直肠癌有什么差别?

直肠癌通常分化不好的病理组织比例较高,例如黏液性腺癌与印戒细胞癌在直肠癌的比例较高,属于预后比较不好的组织表现。

此外,两部位的血液分布不同,会影响癌细胞转移的部位。大肠与肝脏有肝门静脉循环连接,所以大肠癌容易转移到肝脏;而远端直肠的下直肠静脉,直接回流入下腔静脉,跳过肝门静脉循环,因此出现远端转移到肺部的比例较高。而相对于局部、没有淋巴转移的病灶,远端转移预后较差。简单来说,相较大肠癌,直肠癌的转移较多、存活率较差,因此危险性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