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造出全球第一个核聚变引擎,最早今年7月将进行测试,如果一切顺利,未来人类别说冲出太阳系了,就连去“三体人”所在的“超级地球”比邻星,也只需要耗时117年。

先别说美国这项技术靠不靠谱,只是从这些介绍来看,美国这个核聚变引擎,那绝对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式产物,带给人类的震撼,相当于1969年全球直播阿波罗登月。

那么美国真造出来这个核聚变引擎了吗?真的能带领人类飞出太阳系吗?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核聚变引擎,实际上就是一种核聚变火箭发动机,靠着强大的推力,去提高航天器的性能和飞行速度,从而让人类有望探索更遥远的宇宙。

看起来似乎是新概念,但实际上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有科学家提出这一设想了,随后美国一直都在进行建模和实验测试,从相关资料来看,一直到2018年,美国才终于取得了一定进展。

如果美国真研究出来了核聚变引擎,而且若是准备今年7月份就测试了,这也说明美国这方面的技术应该很成熟了,如果测试结果理想,那么将彻底颠覆现有的太空推进方式,直白来说,过去人类难以进行星际旅行,但现在几年的功夫,就可以周游太阳系,还能是有去有回的那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方说以前人类发射探测器去火星,即使是在窗口期发射,最快也要七八个月,但如果是采用核聚变引擎,那么不到两个月就能抵达火星

根据理论推测,核聚变引擎可以让人类3年就抵达奥尔特云,在过去,科学家总是好奇奥尔特云是否真的存在,虽然这一理论被科学界广泛接受,但却并没有直接观测到,而且此前科学家还好奇,在太阳系是否存在“第九行星”,若是可以几年的功夫就往返,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可以直接去探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在过去,人类是难以飞出太阳系的,但若是靠着核聚变引擎,那么就能达到约3%的光速,这样一来,若是人类再能延长寿命,或者是掌握了低温休眠技术,那么科幻片里人类的星际旅行,这也是不成问题了。

说完了这些科幻的内容,再让我们来回归现实,看看美国是否真的拥有了这项技术。根据资料,这个即将在7月测试的核聚变引擎,并不是NASA研究出来的,而是美国的RocketStar公司,他们管研究的这款核聚变引擎叫“火星聚变驱动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介绍,这款核聚变引擎的重量仅有1公斤,属于是一个微小型的推进器,推进剂的原材料主要是水,靠着在水中加入硼,然后将硼核与质子高速碰撞,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核聚变反应,这个过程又被称作“硼聚变”。

那么这究竟靠不靠谱?

其实在2011年的时候,NASA也开始研究硼聚变,因为从理论来看,硼聚变不仅可以减少中子辐射,同时产生的推力将会是现有航天器推力的40多倍。

当时NASA负责研究这一项目的工程师查普曼,计划用10年的时间,也就是2011年之前,全面实现硼聚变,并且为NASA找到更经济环保、性能更强大的太空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NASA也没有实现这个项目,只是有一个初步计划,是在2027年试测一枚核动力火箭,但推力却仅为现有火箭的2倍左右,若一切顺利,在2040年左右,NASA将用核动力火箭送宇航员去火星。

所以这一次RocketStar公司称造出了核聚变引擎,似乎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靠谱,否则他掌握了这么厉害的技术,如果卖给NASA,或者是和NASA合作,岂不是早就将公司做得和马斯克的SpaceX一样有名了?

毕竟马斯克能不能去火星还不好说,但核聚变引擎若是出来了,别说去火星了,冲出太阳系都不再是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网友们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可控核聚变,永远还有50年”

“氦三聚变不释放中子,可以有效避免中子辐照问题,是未来小型化聚变堆的首选,也是未来航天器的理想能源。但大规模聚变堆还是要看氘氚堆路线,毕竟资源总量不在一个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全球现在都还没做到可控核聚变,50年内能不能实现都不知道!核聚变发动机就更不用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人向来喜欢还没行动就开始大肆宣扬,事以密成这种简单的道理,他们都不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这个网友所说,美国这些年也是吹出去了不少牛,而且每一次都整得好像是志在必得,结果到最后却只能是一次次延期,或者是根本就不是他们说的那么回事,比方说美国“重返月球”,原计划今年就要送至少两名宇航员去月球了,但实际上任务却早已经延期,2030年之前美国人再次登月都费劲。

所以对于这个核聚变引擎,还是有待观望的,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