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的测量,一颗橙色矮星产生了有记录以来最微小的"星震"。这颗恒星被命名为 Epsilon Indi,是目前观测到的最小、最冷的矮星,具有类似太阳的振荡--"星震",就像太阳所显示的那样。这些振荡提供了恒星内部的间接一瞥--就像地震告诉我们地球内部的情况一样--因此是了解恒星构成的重要信息来源。

国际研究合作

测量工作是由一个国际团队完成的,该团队由葡萄牙天体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研究所领导,成员还包括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测量结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通讯》(Astronomy & Astrophysics Letters)上。

这些地震是利用一种被称为"星震学"的技术探测到的,这种技术测量恒星的振荡。研究小组利用安装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甚大望远镜(VLT)上的ESPRESSO摄谱仪,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记录下了这些振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同频率的声波(p 模式)在恒星内层传播的图像。图片来源:Tania Cunha(波尔图行星--生命科学中心/西班牙天文科学研究所)

技术突破和天文影响

主要作者、波尔图大学天体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研究所的蒂亚戈-坎潘特(Tiago Campante)说:"这些观测所达到的极高精度水平是一项杰出的技术成就。重要的是,这次探测最终表明,精确的小行星测量学可以精确到表面温度低至4200摄氏度(比太阳表面温度低约1000摄氏度)的冷矮星,从而有效地开辟了观测天体物理学的新领域。"

橙矮星最近成为寻找宜居行星和外星生命的焦点。伯明翰物理与天文学学院院长、研究小组成员比尔-查普林(Bill Chaplin)教授说:"这些恒星的预测大小与观测大小不匹配,这对在它们周围寻找行星产生了影响。如果我们使用最成功的行星寻找技术--所谓的凌日法--我们就能得到行星相对于恒星大小的尺寸;如果我们没有正确地确定恒星的大小,我们发现的任何小行星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物理与天文学院比尔-查普林教授介绍说:"对振荡的探测将有助于理解和尽量缩小这些差异,并改进恒星的理论模型,这些恒星的预测大小和观测大小之间的不匹配对在它们周围寻找行星有影响"。

未来探索

对 Epsilon Indi 星震荡的探测将为欧洲航天局(ESA)计划于 2026 年发射的PLATO 任务提供信息,该任务将探测更多橙矮星的震荡。PLATO 还将寻找这些恒星周围的行星。伯明翰负责设计和交付 PLATO 的大部分小行星震荡学管道,其结果将被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研究人员使用。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