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作为人生四大喜之一的金榜题名时,我们都知道古代科举考试得了名次,而按照古代科举的排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现在,我们参加某类国家组织的选拔性考试后,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鼓励说道,到那考个状元回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时候有的人中个探花,要比中个状元还要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探花难道比状元还要厉害吗?

古代科举考试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可以说是影响了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它像一座桥梁,让无数有才之人跨越身份界限,走进朝廷,为国家效力。在这之前,选官的方式可没这么公平。

我国古代最早官员的选拔是“世卿世禄”制,就像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制度,老子当官,儿子接着干,官位、工资、地盘全都是“传家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国初年,也沿用了这套,可问题是,有能力的人上不去,没能力的人赖着不走,国家怎么能发展得好?

于是,秦国直接搞了个“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谁立战功多,谁就升官快,这就给了老百姓一个凭本事吃饭的机会,只要能打仗,平民也能当大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汉朝,选拔方式又变了,地方长官可以推荐本地的能人,叫“察举制”,有点像现在的企业内部推荐。

还有一种“征辟制”,是皇帝和高级官员亲自点名要人,这相当于是“皇亲国戚”级别的推荐,这两种方式,算是把选官的范围扩大了一些,但还是有局限,毕竟推荐的人可能只看关系,不看真才实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后来,三国到隋朝这段时间,流行起了“九品中正制”,一开始,这制度还算公正,考察所有人,选拔人才。

可到了晋朝,就变味了,成了世家大族的“私人订制”,平民百姓再有才也没戏,这下好了,贵族家的“歪瓜裂枣”都能混个官当,真是不公平透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隋朝的统治者实在受不了这种选拔制度,决定出来“拨乱反正”,废了九品中正制,推出了科举制度。

不过那时候的科举还在摸索阶段,不太完善,真正让它发扬光大的,还得说是唐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的科举,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各种科目任你选,只要你有特长,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而且,唐朝还开创了武举,让那些舞刀弄枪的好汉也有机会当官。

参加科举,得一步步来,先是乡试,考过了就是“举人”,有点像拿了大学文凭,然后是会试,考过了就是“贡士”,相当于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是殿试,皇帝亲自监考,考过了就是“天子门生”,也是当时最高的荣誉,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到第五名统称“经魁”。

唐朝的科举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有“探花”,虽然在放榜时只写“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之类的,但人们都知道,那个第三名,就是“探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既然不是第一名,为什么得了探花还要比得了状元还要高兴呢?

此探花非彼探花

唐朝的殿试结束后,皇帝会举办一场豪华的“探花宴”,邀请新科进士中的佼佼者,宴会上,两位最英俊的新科进士会被选为“探花使”,他们的人物是在杏园里采摘鲜花,献给状元以示庆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位“探花使”凭借帅气的外表和新科进士的身份,瞬间成为全场焦点,甚至在宴会后,他们就成了众多待嫁闺秀们心中的“梦中情人”,热度远超状元。

可以说,在唐朝,探花不仅仅是科举名次的象征,更是公认的美男子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进一步规范,殿试排名有了更明确的称呼:状元、榜眼、探花。

此时,探花正式成为殿试第三名的专属称号,虽然失去了“官方认证美男”的意味,但依然保留了人们对探花容貌与才情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花郎,不仅要有扎实的学问,还要有出众的仪表,这种内外兼修的形象,让许多女子心生向往。

因为在古代,娶一个有才又有貌的丈夫,不仅能提升家庭的文化品位,还有利于家族的社会声望,对女子而言,那简直是“嫁对人,一生幸福”的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话常说,“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这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两大幸事,科举金榜题名,意味着仕途有望,前程似锦;而能与才貌双全的探花共结连理,更是婚姻美满的象征。

探花郎凭借科举的优异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又因颜值出众而备受瞩目,这样的男子,自然成为众多女子眼中理想的夫君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不少探花郎确实不负众望,如明朝的陈澜高节,他们在科举中崭露头角,后来在政坛上展现了卓越的能力和高尚的品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清朝的程元章同样是一位出色的探花,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才干,身居高位,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人民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探花”一词的含义随着历史变迁有所调整,但它始终代表着才貌双全、前程远大的形象。

即便在科举制度逐渐衰落的明朝以后,人们对探花的喜爱与崇拜并未减退,探花郎依然被视为理想伴侣的典范,他们的婚姻大事往往无需担忧,因为“帅”已得到官方认证,自然不愁佳人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举制度的衰落

在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的核心是八股文写作,其文体构造严密,格式规范严格,试题范围仅限于《四书》《五经》,并且要求应试者在答题时严格遵循程朱理学的诠释。

这样的考试制度极大地束缚了考生的思想自由度,使科举制演变为一种近乎机械化、形式化的文字演练,致使士子们过于热衷于揣摩古人的语境与思维方式,而忽视了对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股文繁琐的形式主义倾向,进一步导致科举考试局限于表面文章,无法有效地甄选出真正具备扎实学识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一时期,全球正处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转型期,而在中国社会内部,商品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反传统思潮也开始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科举制度仍固守理学正统,排斥其他学问,尤其是与工商、科技相关的知识,导致选拔出的官员大多缺乏应对社会变革所需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科举制度的僵化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得它逐渐失去选拔和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西学东渐”,一些先进的西方科技、文化知识传入中国,对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冲击。但科举制度对儒家之外的学问视作“奇技淫巧”,阻碍了新知识的传播与接纳,抑制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举制度愈发显得保守落后,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促使社会有识之士反思传统文化与制度的弊端。

在西方文化、科技和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主张废除科举,引入新式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废除科举的呼声遭遇了传统士人的强烈反对,但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清政府最终在“新政”中决定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以培养适应近代社会需求的新式人才。

结语

探花这一称号经历了从唐宋时期的“采花使者”到科举第三名的转变,始终与才学、容貌和皇帝的特别青睐紧密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不仅是科举荣誉的象征,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举制度背后的权力运作和社会关系。

不论在哪个时代,探花们都以其非凡的才情和出众的风采,在历史长卷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