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梦晴 实习记者 王秋玉

3月26日,德州市召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据介绍,近年来,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和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从“被动等待申请”向“主动上门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向“到大厅办事就算跑腿”、从“有形热情服务”向“无感暖心服务”三个理念转变,守牢营商环境“桥头堡”,加力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擦亮了“在德州、办德好”金字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立足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政务服务需求侧服务性创新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系统集成理念研究制定了“政务服务增值化”“租赁土地开工一件事”2个改革创新“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量身产业链,定制服务链,多元化政务增值服务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项目聚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和产业全链条的发展需求,整合审批、政策、金融、涉外、人才、科创、法律、中介等政府及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多元化增值服务。

具体推进措施有三项:一是明确标准,编制清单。围绕体育产业、食品加工、医养健康等12条标志性产业链发展所需的用地、人力、资本、数据等要素,系统梳理产业全周期、全链条保障体系,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清单,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同步更新。二是打造专区,一窗受理。线上线下同步建设集成服务专区,一口受理企业办事诉求,实现涉企业务的“纵向跨层级联动、横向跨部门协同”,构建全天候、全过程的为企服务新格局。三是主动对接,定制服务。从政府管理思维转为用户服务思维,通过组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布设产业园区“服务驿站”、开通审批服务“大篷车”等系列举措,开展“走出去”“上门式”服务,变“部门端菜”为“企业点单”,做到产业链服务需求在哪里,增值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第二个项目是“盘活资源存量,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推行租赁土地项目开工一件事”。

据介绍,在调研中发现,传统建设项目审批都是以土地所有者名义持不动产证办理审批手续,如果是租赁土地,则租赁方无法将建设手续办理到自己名下。这就造成了新上项目“无地可用”、闲置土地“无法使用”的两难困局,既造成资源错配,又影响了企业投资信心。

为打通堵点难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租赁土地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对在租赁土地上如何办理建设审批手续进行规定,明确承租人可以自己名义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相关手续,通过实施全链条项目管家“流程定制”服务,让企业开工前一次性拿到所有手续,打破政策堵点和流程壁垒,有效盘活土地存量资源,破解了土地要素制约和项目建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