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几年的国产颗粒进步明显,从过去的单一产品到现在百花齐放,长江颗粒已经独领风骚。也因此,长江开始慢慢往商业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除了我们熟悉的致钛系列固态,标签着长江存储的企业级或者消费级SSD也开始出现,其定位类似于三星自家的消费级与OEM级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长江存储的OEM固态PC411。个人认为,PC411的消费级应该是TiPlus7100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存储 PC411 1T 规格:

规格:M.2 2280

容量:1T

接口:PCIE4.0 X4

协议:NVMe 1.4

颗粒:长江 X3-9070 TLC

顺序读取:7000MB/s

顺序写入:6000MB/s

随机4K读取:850000IOPS

随机4K写入:700000IOPS

SLC缓存:~150GB

终身写入寿命:600TBW

贴纸内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控型号并不详。标签为PK2022-1CC-S。如果参考消费级的TiPlus7100的话,对位的 应该是联芸MAP1602A。联芸目前是除开傲腾以外无缓固态最强的主控。长江存储的这个主控可能是二次封装或者有定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颗粒则是经典的长江存储第三代颗粒 X3-9070 4Tb TLC颗粒,编号YMN0ATF1B1HPAD。

测试

测试项目:

CrystalDiskMark 5.0.3 16G

ASSSD 2.0.6821.41776 5G

TX-bench下空盘状态对比85%满盘

95%顺序读取(写入)/5%随机写入(读取)(模拟系统盘下读写大型数据)

50%随机(顺序)读取/50%随机(顺序)写入(模拟非系统盘内数据读写)

80%顺序写入/20%顺序读取(模拟常见大型数据读写)

60%顺序写入/40%随机写入(模拟混合写入队列)

*所有混合队列读写任务使用QD8,模拟日常系统使用的队列深度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i9 12900K

主板:华硕 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显卡:Intel UHD770

内存:宇瞻 暗黑 NOX DDR5 16G*2 5200

系统盘:浦科特 M9PEG 512G

电源:酷冷至尊 GX550 550W

系统:Windows 10 22H2 (关闭网络)

CrystalDiskInf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手之前已经做了3次PE,不过健康度没有下降。无缓固态的温度都不高,外加现在的笔记本都有固态散热了,所以压力不会很大。

AS SSD Benchmar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SSSD跑分娱乐一下就行,4K的表现在无缓固态中表现还好。

CrystalDiskMar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DM的性能比较有趣,顺序读写只有写入达标了。4K性能上,Q8T1这种吃主控性能以及颗粒性能的测试,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一般有缓旗舰SSD可以跑进1000M。

TX benc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表阅读方法:

(同时测试读写时,左边纵坐标为读取单位,右边纵坐标为写入单位。横坐标为时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阅读。)

左一排为95%顺序读取/5%随机写入,模拟的是系统盘进行大规模读取时系统所能留有的冗余运作空间。无缓的固态怕写不怕读,所以无论是空盘状态还是85%写满状态下,性能都没有很大变化。即使读取跑满状态下,写入也有2.4MB/s的随机写入空间。已经和原来PCI-E 3.0旗舰有缓硬盘一个水平了。

中一排为95%顺序写入/5%随机读取,模拟的是系统盘进行大规模写入时系统所能留有的冗余运作空间。无缓硬盘85%写满下读写很快出现性能暴跌。此时TLC的写入性能大约只有600MB/s。

右一排与左二排分别为顺序与随机的50%读取/50%写入,模拟的是非系统盘内进行的读写操作。这个性能表现不错,顺序模式下有~2400MB/s,随机模式下有~260MB/s左右。当然写满85%下性能很差是很合理了,性能基本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

中二排为80%顺序写入/20%顺序读取,模拟的是常见大型数据的读写操作。找了一下能和他性能差不多的是搭载缓存的SOLIDIGM P44 PRO 512G。

右二排为60%顺序写入/40%随机写入,模拟的是不常见的大规模混合写入,比如一些下载,缓存队列等。速度能够达到5000MB/s左右,可以满足40Gb网卡的需求。

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C411最终排名为28,与一众采用联芸+国产长江颗粒的SSD排在一起。从1T无缓固态的角度来看,仅次于希捷 FireCuda 520 1T。最接近的1T有缓固态就是西数的SN850 1T。这个表现其实可以了,给国产固态的排行又增加了一个排名。

附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