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清宫影视剧《如懿传》中有这样一段情节:里面的乾隆皇帝尽管非常喜欢富察皇后生下的嫡子,孩子刚生下不久,立储的心思就昭然若揭。不过,他还是没有将这份心思表现出来,只是秘密将永琏立为太子,消息密封于匣内。

然而,天不遂人愿,永琏很快就去世了。尽管如此,乾隆皇帝在伤心之时还是将永琏封为端慧皇太子。后来,他又将令妃的儿子立为储君。这是一项具有清朝特色的立储制度,它是皇权加强的一种表现,而乾隆自己也是经历秘密立储制度的人。只不过在雍正驾崩之后,他准备继位,但当时的大臣张廷玉在立储密诏前却喊道:说还有一道密诏要宣布。那么,张廷玉为何阻止乾隆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清秘密立储制

在封建皇权时代,皇帝在很多时候来说,是大于天的存在,虽然没有呼风唤雨的神力,但却有呼风唤雨的权力。因此,人人都想当皇帝,但皇帝只有一个,没有斩千军万马的能力与魄力,是不可能走到至尊的位置的。开国创业的皇帝是如此,在和平的时代,下一任皇帝想顺利成为皇帝也是如此。

因此,皇位是充满腥风血雨的。对于敌人来说,争夺皇位手段狠厉,可以理解,毕竟这关乎着自己与子子孙孙的利益。但皇子继位来说,争夺皇位手段狠厉,就难以理解,尤其是在儒家思想要讲究兄友弟恭的理念的统治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皇家无亲情,不仅不讲究兄友弟恭,甚至还残杀兄弟以及皇帝。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充分吸收了历朝历代关于皇位血腥斗争的教训,尤其是还有一个“九子夺嫡”的事件,因此开始确定了“秘密立储制度”。

这项制度就是皇帝将心仪的继承人写于纸上,然后放在匣子内,放在乾清宫的牌匾中。等到他自己驾崩后,大臣和其他人将遗诏找出来,然后宣读皇帝的下一任人选,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雍正皇帝作为九子夺嫡的胜出者,更是看重这个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雍正最看重的是皇四子弘历,但他还是走程序将弘历的名字写在匣子内,不过雍正不同于以往的皇帝,他还写了另外一封遗诏,也藏在乾清宫中。这份遗诏少有人知,唯有张廷玉一人知道。

所以当弘历顺利接受大臣宣读雍正最后的遗诏,准备登基继位的时候,张廷玉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表示先皇还有一封密诏。一时间,所有的人面面相觑。因为这密诏来得太突然了,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而且众人不理解的是:已知的遗诏都已经宣布弘历是下一任皇帝,那么另一封遗诏内容是什么?总不可能是推翻乾隆是皇帝的事实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帝遗诏大于天

实际上,雍正的另一封密诏内容没什么特别的,尤其是经过张廷玉念出来后,所有人悬着的心都安定下来:里面的内容就是雍正作为上一任皇帝,希望下一任的乾隆要勤勉奋进,好好治理大清的江山,毕竟他自己就是一个劳模,兢兢业业数十年,可谓十分勤勉。

另外还有就是遗诏内又写了一些内容,是让乾隆好好对待如张廷玉等大臣,他们能力突出,一心为朝廷着想,要多提拔,让其死后享受太庙待遇。也就是说,张廷玉成了托孤大臣,且身份尊贵非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一看,雍正的这份遗诏也没什么不得了的,至少不会影响大局,那么张廷玉为何如此执着于将遗诏的内容公开呢?

其实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这份遗诏内容关乎他自己的切身利益。里面明确的说了他的待遇,甚至连死后享受太庙的待遇都说出来了,张廷玉虽然是一个一心为朝廷着想的大臣,但他也不是大公无私到什么都不在意的人,尤其还是关于功名利禄的,所以他肯定要积极支持将密诏内容宣读出来,尽管它并没有影响大局的作用,但影响自己的大局和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维护了皇权。秘密立储制度就是清朝皇帝摆脱群臣干预,自己选择心仪储君的方式,是他们皇权扩大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张廷玉作为一个从康熙时代起就在朝廷奋斗的人,自然知道皇帝们的小心思,所以他要着重宣布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