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兴业投稿,主人公化名,为阅读顺畅编发时个别内容虚构处理】

1980年,连队战士刘西林偷炊事班83.6元被发现,连长执意要把他送团政治处保卫股处理,不料他晚上竟偷偷逃跑了,连长转业到派出所后,多番打听找到了他,后来我们都很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1979年,我从团政治处宣传股副连职干事岗位,调任八连指导员,八连的司连长是位有资历的老连长,比我的兵龄长3年,到连队后,他经常向我介绍连队官兵情况,支持我的工作,因而我对他十分尊重。

然而,1980年连队发生了一起战士偷钱的事情后,我对他除了尊重,还有几分钦佩,佩服他处事果断。

1980年5月的一天,炊事班长找到我,报告说上士小王买菜的83.6元钱不见了,当时,上士负责连队炊事班买菜,平时他那里常有一些备用金,他买完菜回来后,就把剩余的钱放到抽屉里,也都上了锁。

可是,当小王第二天早上打开抽屉准备拿钱出去买菜时,却发现锁着的抽屉不知何时被打开了,抽屉里剩余的83.6元钱不翼而飞了。

小王这才发现锁被撬了,于是,忙向班长报告丢钱的事,班长和司务长一起查看了小王丢钱的现场,注意到锁是被撬坏的,抽屉上面还有被硬物撬压的痕迹。

为了不耽误全连官兵吃饭,上士又找到司务长重新借了一笔钱,到镇上买菜去了。

我和连长也到了小王的办公桌旁,和炊事班长、司务长一起分析丢钱的情况,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又和几位排长一起分析连队人员情况,尤其是谁这段时间到过小王的办公桌附近。

后来,有两个战士悄悄向排长反映,说曾看到二班战士刘西林曾坐过小王的办公桌,趁战士出去训练的时间,一排长悄悄检查了刘西林的内务,在床铺的平面层处,发现了一沓钱,恰好是83.6元钱。

这时,一排长想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刘西林的母亲生病住院,刘西林已经把自己的津贴,包括借战友的钱,全部寄回了家里,现在他的床铺下,哪来的83.6元钱,而且这笔钱恰巧和小王丢失的钱数一模一样,这也太巧合了吧。

当司连长听到一排长的情况汇报后,觉得这事蹊跷,但他并没有直接找刘西林,而是二班长找来,如此这般交代一了番,班长听后说了声马上照办。

后来,班长按照司连长交给的办法,刚和刘西林谈话,心虚的刘西林感到班长找他肯定知道了什么,他知道这事瞒不住了,于是就痛哭着说,上士的钱是他拿的。

原来,刘西林母亲住院的钱不够,而自己已借了好几个战友的钱,不好意思再找战友开口,可母亲那里着急要钱,他知道小王的抽屉里有钱,于是脑子一热,就趁没人注意,撬开了小王的抽屉,拿走了里面所有的钱,想周末出去寄回家……

于是,二班长把刘西林偷拿小王钱的事,向我和连长作了汇报。

我和连长对刘西林家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刘西林是第二年兵,家里比较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平时在连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他属于那种勤勤恳恳干工作的那一类战士,尤其是脑子活,爱学习,爱琢磨事,专业方面的事情肯下功夫……

当时,小王丢钱的事,全连也就只有炊事班长和司务长、三个排长以及二班长知道,其他没几个人知道,我作为指导员,本着治病救人的目的,考虑给刘西林一个处分,在本连教育一下,不声张悄悄处理就行了。

可是连长却坚决不同意这样处理,连长说偷钱这事性质不一样,当时我们连一级干部,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有这么多的钱,偷钱的数额比较大,尽管刘西林偷钱是为了给母亲治病,从感情上可以原谅,但采取这种违法的方式弄钱,已经超出了人们正常理解的范围,不严肃处理,连队其他战士效仿,那又该如何处理。

后来,在连长的坚持下,我们向营里汇报了刘西林偷钱的情况,营里又向团里作了汇报,当天下午,刘西林就被二班长和另一名战士押到团部,准备交给政治处保卫股。

没想到,刘西林在被押往团部的路上,就觉察到情况不对劲,当他听班长说他将被交到团部处理时,痛哭流涕,说知道错了,求班长能不能不把他送往团部,那样的话就太丢人了,但是,没有人敢答应他什么,他还是被团保卫股临时看管了起来。

然而,令人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被看管的刘西林竟然趁人不注意逃跑了,当保卫股长打电话到连队,告知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

于是,我们连迅速派出二班长和2名战士,前往刘西林的老家去找他。

但是,一个星期后,二班长和2名战士返回了连队,报告说刘西林并没有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在刘西林家等了几天,又到刘西林的亲戚家去找了,都没找到,无奈只得返回部队。

然而,就在我们正在为这事发愁时,刘西林的父亲带着刘西林来到了部队。深明大义的刘父,当着部队领导的面,诚恳地道歉,说他没有教育好孩子,孩子偷偷拿部队的钱,还逃跑回家,并在一位亲戚家躲藏了几天,他一回家就带到部队……

刘西林这一跑,全团都知道我们连丢钱、跑兵的事,我和连长多次向团首长作检查,承认我们在思想教育和部队管理上的漏洞和问题,诚恳接受批评。

我们返回连队后,迅速在全连开展作风纪律整顿,动员全体干部骨干开展广泛的谈心活动,准确摸清人员思想底数,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但是,犯了严重错误的刘西林,最后还是被部队开除了,一个年轻的战士,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这件事出了以后,我们连在全团挂上了号,每次开会,团首长都拿我们连队出的这件事当反面典型,大会讲,小会批,我和连长被批得脸红,但我们又觉得这事很窝囊:丢钱、跑兵,也确实是管理工作上的问题,事一出,掩盖了我们所有的成绩,真是一丑遮百俊,让全连官兵有口难言!

没想到,让人意外的事情陆续出现。

1981年,我调离八连任三连的指导员,经验丰富的三连指导员任八连指导员,而司连长竟然转业了。我们两个主官离开八连后,八连在新的连队主官领导下,两个月后作风纪律焕然一新。

我和转业的司连长一直保持着联系,知道他转业后,安排到公社派出所当了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而我也在1983年转业回到了家乡。

大约过了十多年,一次司连长出差路过我们县,我请他在一个小饭馆吃饭,期间,司连长说,他转业后一直记着刘西林,觉得当时是他坚决让把刘西林送到团部,如果不是自己的固执已见,按照我的意见处分、教育一下,或许事情不会演化到后来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笑了笑,说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可是,司连长话锋一回转却又说到,他转业到派出所后,觉得有点对不起刘西林,于是,就通过多种渠道打听刘西林后来的下落,谁知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觉得还十分欣慰。

原来,刘西林被开除回到家乡后,并没有被挫折和困难吓倒,也没有萎靡不振、自甘坠落,他先是在参加生产队劳动,努力用双手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并娶妻生子。

后来,脑子比较活的他,跟着一位邻居一起到南方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他们结识了一位做服装生产的老板,而这位老板也曾当过兵,共同的青春军营经历,让刘西林逐渐成了这位老板的得力助手。

后来,不怕吃苦的刘西林,跟着老板走南闯北,逐渐开阔了视野,也学到了做服装生意的门道,他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返回自己的家乡,在当地做起了服装生意,又过了几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县城里开了几个店面,当起了小老板。他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他还在县城买了两套房,接父母一起过来住。

司连长后来专门去找刘西林,没想到刘西林并没有记恨老连长当初的“无情”,反而还请司连长吃饭,陪着在当地玩了几天,司连长和刘西林成了朋友。

在司连长的牵线下,我后来和刘西林也联系上了,成熟起来的刘西林,果然与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大不一样,部队给了他不一样的青春记忆,而市场经济又让他施展着拳脚、如鱼得水。

看到刘西林后来的样子,我们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过去的一页,难免不犯错误,能够自己翻过去,阳光就在风雨后。

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

人生就是骑单车,想保持住平衡,就得忘记曾经的风雨,不停地往前走。

【图片选自网络,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