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将在4月初再度登陆,随行团员有马办执行长萧旭岑,马办主任王光慈,政大荣誉教授邱坤玄以及20位岛内青年,和去年不同的是,随行名单中少了政治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

相较马这次访陆引起的讨论,少一位团员本不重要,但去年这位教授在大陆的一番举动让他家喻户晓。他伸脚踢车的那一幕被永远定格,给不少人留下深刻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行程结束回到台湾,他在脸书发布一张照片,作出脚踢公务车辆的姿势,配文是,……“反攻大陆”,拍照后才发现有人。

其实,被他踢的那辆车是在保障他在内的参访团成员的安全,可当事人第一时间发文时,却流露出俏皮与得意。

直到他在大陆被广为人知,批评声音接踵而至,才意识到自己做法不妥。廖元豪删除了原有贴文,发布了道歉帖文。表示,或许是这些天来太开心,与陪伴、保护他们的相关人员们也都相处愉快,所以返老还童,作了个很不庄重的行动。这是屁孩的行为,的确不适合。

他还称,请大陆与台湾的朋友,不要因为这件贴文事件,反而增加不必要的对立。两岸相处,贵在相互体谅,希望大陆朋友多体谅台湾人的情绪,他也该更加理解大陆朋友对这几张照片的被冒犯感。

问题是,既然都承认一路开心,所谓情绪从何谈起?做此动作时,又可曾想过大陆民众的感受?要求倾听岛内民意,对于大陆人民的心声,台湾又可曾用同样态度予以尊重?理解二字从来都应是相互的。

事实上,对于廖元豪踢出的这一脚以及背后所反映的心态,台湾社会并不陌生。因为在2018年,有个日本右翼分子藤井实彦也是用同样方式对待岛内民众。

此人跑到台南脚踢慰安妇铜像,引起台湾社会不满,事后解释竟是“脚麻做伸展动作”,跟廖元豪的澄清异曲同工。

这两件事发生地点不尽相同,但流露的心理状态却惊人相似。

藤井实彦是用昔日殖民地“次等公民”的视角看台湾,廖元豪是用“高等华人”的优越感对大陆,这是促使他作出挑衅举动的原因。如果不是之后引起关注,未必会检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陆学者汪晖曾在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台共党人的悲歌》与台湾的历史记忆一文中谈到,

如果台湾的自我定位是从冷战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中国的他者”衍生而来,那么,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将日本殖民统治和美国主导的霸权性区域体制合理化,就是这一新的自我定位的必要步骤。

而台湾社会面对大陆的优越感,也正是从蓝绿合理化这一自我定位衍生而来。因此,当岛内有些人听到 “两岸一家亲”,明明是大陆关怀,却可能触发他们担忧两岸关系改变,一旦彼此成为“同胞”,面对海峡对岸“优越感”丧失导致的心理焦虑。

这种现象如同2018年大阪关西机场淹水,大陆派出大巴车救援受困的台湾旅客,连一句“是中国人就上车”,都能被台媒解读为“冷血霸凌逼迫宣誓”;再或是一些“台独”两面人,身在大陆听到“同胞”二字仍觉得刺耳,有些人还要反复自证自己爱台不“亲中”。这些举动都是担忧优越感不能保全,为凸显与大陆泾渭分明的应激反应。而两岸关系的深化更有赖破除这样的优越感心理,绝非放任类似现象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使一些大陆观察者不能了解岛内社会的这种普遍心态,他们也就无从得知,为何一个为人师表的教授在大陆行享受了一路关怀照顾,在临别之际却用伸脚踹车回应自己内心的焦虑,以此与大陆作出区隔。除了个人道德意识缺乏,更在于两岸互动交流过程中,历史、文化、血缘的连结,并不等于政治认同的产生。一年前的廖元豪,用他伸出的一脚试图作出某种政治宣誓,哪怕他不否认自己是“文化中国人” 。

马英九再访大陆,廖元豪却一脚把自己踢出今年的随行名单,但他伸脚引发的两岸思考不应就此止息,因为那不是他所说的“屁孩行为”,而是台湾社会一批人面对大陆,面对两岸关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