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东方IC(下同)

当一场手术将要开始,你闭上眼,感受温暖的液体一点点流进静脉。在麻醉药的作用下,只需不到30秒,手术台上的你就会失去意识,然后……

“手术结束啦!”“睁开啦睁开啦!”听到周围的嘈杂声,你醒了——这是你以为的麻醉,打一针,睡一觉。

本周(3月25日—31日)是我国第八届中国麻醉周。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长征医院麻醉科主任袁红斌教授打趣说:手术中要是病人血压“哗”地一下降,麻醉医生的血压就得“噌”地升高。

麻醉科里的锦旗,大多都会写上“幕后英雄”。的确,一群患者可能自始至终没见过正脸的人儿,让手术的痛苦化为了一场安全的梦。然而现实中,麻醉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麻醉的应用范围也正不断扩大。

在上海长征医院,袁红斌带记者“穿梭”到了手术的前一天……

这些信息对麻醉医生很重要

“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袁红斌解释,麻醉医生要做的除了镇静镇痛外,更要及时调整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这四个生命体征和人体内环境在围手术期达到或接近正常的生理水平,简单而言化为两个字:保命。

手术台上的外科医生们总会祈祷麻醉医生“闲”一点,毕竟麻醉医生要是忙起来,病人可就不是“一点问题”这么简单。那么,什么情况下麻醉医生会忙碌,袁红斌讲到了一位肾癌早期病人的故事——

“当年,在全麻诱导后,病人发生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血压直接降至测不出,我们立刻通过紧急气管插管、静注肾上腺素、胸外按压、快速补液等一系列抢救复苏,一个多小时才使病人血压能够稳定住。”他回忆,彼时面临的挑战是:手术是否要继续?

“这就体现麻醉医生的担当了!”袁红斌说,考虑到患者是恶性肿瘤,早期手术对患者是最佳选择,在向病人家属告知风险并得到支持后,他通过精准调控麻醉深度和呼吸循环各项指标,“护航”病人顺利脱险,完成肿瘤切除。

记者了解到,全身麻醉其实常常使用3类药物: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和肌松药,而肌松药最容易引发过敏反应。病人常伴有慢性基础疾病,服用各类药物,而这些药物可能影响麻醉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手术前一天,麻醉医生在访视病人时,常常会问一大堆问题:吃什么药、有药物过敏史吗、对什么食物过敏吗、之前做过手术麻醉吗、有遗传病史吗……

“麻醉评估就像飞机上天前的检查,如果没有发现隐患,就有‘机毁人亡’的风险。”他打比方说。麻醉前的访视会非常细致,病人和家属务必耐心准确回答医生的提问,以便医生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麻醉医生叮嘱的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务必要牢记并遵守。

对麻醉医生来说,最常听到的问题是:“小儿全麻会伤脑子吗?”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明麻醉会对儿童智力发育产生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醉不再局限于手术室

手术结束了,被推出手术室的你可能被送到麻醉恢复室。这时外科医生可以走了,麻醉医生还得留在你身边。他要保证不出现呼吸遗忘,忘了呼吸;还要防止恶心呕吐的发生导致误吸——这些可都是致命的。

“不仅如此,整个手术中麻醉医生都要时刻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术中一旦出现手术意外,麻醉医生要主导病人的抢救工作,因为他们就是急危重抢救的专家。此外,术后有效镇痛和预防恶心呕吐也都是麻醉医生的重要职责。”袁红斌表示,良好的麻醉管理能够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原先的胃肠道手术往往要放胃管,插导尿管,现在基本不这样做了。原来麻醉前成人要禁食禁饮8小时以上,现在我们鼓励患者术前2小时服用200毫升碳水化合物,以减少恐惧焦虑和胰岛素抵抗。”袁红斌举例道,在ERAS(加速康复)理念下,麻醉医师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减少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病人术后可以尽早下床行走,减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也减少了病人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

上了年纪的都怕人生“最后一摔”,这是因为跌倒后长期卧床容易引发多种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其中也有老人手术上麻醉难的因素,“对高龄老年四肢骨折病人,我们采取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突破了‘不敢’和‘不能’的手术问题,哪怕是百岁老人麻醉做骨科手术也不少见了。”

记者获悉,得益于麻醉学科的高速发展,麻醉相关死亡率由2009年的小于1/5000,减少至当前的小于10万分之一,部分医院可达30万分之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下降。

在袁红斌看来,麻醉医生正成为医院舒适化医疗的主力。“麻醉医生‘医无定所’,手术室外的无痛胃肠镜、无痛气管镜、无痛分娩等一系列诊疗服务都可见到麻醉医生的身影。”他介绍,麻醉医生也走出手术室,开出麻醉评估门诊、疼痛门诊、麻醉治疗门诊。麻醉医生也能用所长来解决应对顽固性失眠、牛皮癣、渐冻症等难治性疾病。

麻醉应得到更多理解和认可

麻醉医生工作细碎,还需要有内科医师缜密的思维和外科医师的手巧和果敢能力,这使得一名成熟的麻醉医生非常稀缺。当前我国麻醉医生的总数约为10万人,但我国年实施8000万例次麻醉,麻醉医生显然不足。

“当前,我国每万人口拥有的麻醉医生人数为0.67人,为发达国家的1/3到1/2。”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副院长、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方浩教授介绍。

国家多部委联合发文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力争到2030年麻醉医生数量增加到14万,每万人口麻醉医生数接近1人;到2035年,麻醉医生数量增加到16万,每万人口麻醉医生数达到1人并保持稳定。

袁红斌直言,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麻醉科都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每天8小时对于麻醉医生来说根本不够用,“麻醉医生不得不选择牺牲个人休息、延长工作时间以应对人手的不足。”

方浩建议,应对当下人才缺口,要进一步加大麻醉医生培养力度。而麻醉医学若要得到良好发展,不仅需要提高对麻醉医生的政策支持,也要呼吁行业与公众对麻醉学科及麻醉医生作用及价值的理解和认可。

“我们也正在探索人工智能与麻醉学科的结合,研发麻醉机器人,来评估手术病人的麻醉风险,辅助实施精细化麻醉。”袁红斌透露,而麻醉医生则有更多精力研究全麻机理等未解科学问题。

据悉,每年3月最后一周是“中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重,大医精诚——深究病因讲麻醉,诚心实意帮患者”。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相关阅读】麻醉简史

在真正有效的麻醉药被发现之前,让患者术中不喊痛、不挣扎的方法只有灌醉和打晕两种,但其实效果并不好,手术室仿佛是人间炼狱。

医学界一般将乙醚麻醉在患者身上的成功实施认定为现代麻醉学的开端。1842年,美国人克劳福德·威廉森·朗在为一位病人移除颈部囊肿时,让病人吸入了麻醉性气体乙醚。1846年10月16日,威廉·莫顿在美国麻省总医院实施乙醚麻醉,成为世界上首位在媒体公开实行乙醚麻醉的医生。莫顿之后,麻醉剂的使用开始得到普及,他也被认为是现代临床麻醉的开创者。后人在他的墓志铭上写道:“因为他,手术的疼痛得以预防和消除。在他之前,手术极度痛苦;在他之后,科学战胜了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