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人民铭记于心的事实是:中国拥有着广袤富饶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这片土地是我们的骄傲,是祖国的坚实基石。

很少有人记得,千百年前,中国的国土边界远比现在更为辽阔。元朝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国土面积甚至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就连当时备受指责的大清帝国,也曾紧握住现今蒙古国境内的土地。随着清朝的覆灭,我们几乎丧失了主权,更谈不上维护领土完整。

蒙古,在世界大战后经历了巨大的领土损失,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即使作为战胜国,我们也无法挽回蒙古失去的15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其中包括了一些无法弥补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蒙古,大多数人往往会想到蒙古族或内蒙古自治区,而忽略了蒙古国本身。这种联想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联系,更源于蒙古与中原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与中原的联系就已经紧密而深远。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蒙古和中原地区的历史交流与融合非常频繁。成吉思汗及其后裔们统一了大片领土,构建了庞大的帝国。这个帝国不仅影响了周边地区,还对中原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蒙古的征服者们与中原文明交流、互通有无,带来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蒙古最初是草原上的多个部落,如塔塔尔、翁吉剌等,分布在不尔罕山和贝加尔湖附近。直到成吉思汗的统一,蒙古才形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

历史的规律总是变化无常的。蒙古也经历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这个统一是如此艰难,却又短暂。

元朝之后,蒙古分化为科尔沁部、喀尔喀部、卫拉特部等独立的部族,各自拥有主权和政治局势,展开各自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后来部分蒙古部族与中原形成对立,但出于自身利益和稳定,他们选择臣服于更强大的中原势力,听从其调遣。

这种臣服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蒙古部族开始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们渴望独立,摆脱控制,甚至考虑投靠其他势力,如沙俄。

不论他们选择依附谁,都是出于自身利益和长远考量。努尔哈赤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局面,将女真部发展成令蒙古畏惧的力量。

尽管部分蒙古部族曾试图打压努尔哈赤,但最终被其铁骑所征服,走向灭亡。

努尔哈赤的威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蒙古部族臣服于他,甚至在清朝时期也是如此。

在清太宗时期,大清对蒙古的管理日趋完善,为蒙古制定了律法和礼仪规程,这种管理格局延续至康熙、乾隆年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光绪时期,蒙古仍然在大清的律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迅猛,以及大清晚期政策失误导致国家陷入危机,大清内部已难以自保,对于蒙古等被视为附庸的外族部落,清朝统治者虽有意控制却力不从心。

蒙古部落渐有起义和独立意向,大清皇帝溥仪无力干涉,已失去对内政局的掌控。

连皇宫居住都成问题的年幼皇帝,与其在位与否已无实质区别。北洋政府虽有一定声望和权势,曾试图争取蒙古地区,但面对俄国的支持以及蒙古本身坚决态度,难以强硬对抗,于是蒙古国的成立成为历史的产物。

尽管中国明确反对,蒙古依然坚持独立立场,与中国站在对立面。

在苏联成立后,他们曾表态支持中国主权,但又同时支持蒙古独立,造成了一种双重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宁曾表示要归还中国被沙俄掠夺的土地,却在短时间内支持蒙古建立自己的政权,显示出一种复杂的外交态势。

正当蒙古问题悬而未决之际,中国内部爆发了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忙于对抗日本侵略,无暇顾及蒙古问题。

与此同时,蒙古内部分为反苏和亲苏两派,内部矛盾激烈。外部则努力谋求国际认可,甚至考虑通过与日本合作来迫使中国承认其独立,展现了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

中国当时虽然实力不足,在抗日战争中遭受重创,但对自身领土的坚守决心从未动摇,绝不会将领土割让给他人。

蒙古的独立问题并未长期悬而未决,在日本与苏联关系缓和之际,这一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无法改变,但蒙古的独立问题却不可能无休止地拖延下去。最终,苏联主动与中国进行了商谈,尽管在谈判中苏联占据主动,但中国也并非软弱可欺,坚持提出了“蒙古问题由蒙古人民决定”的主张。

在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通过蒙古境内公民投票,蒙古的未来由蒙古人民自行决定。结果却出乎意料,以惊人的97:3的比例支持独立,显示了蒙古人民强烈的独立意愿。

尽管国民政府对这一提议感到后悔,但已经无法改变现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100多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土地从手中溜走。

当时有人对那次投票结果提出质疑,认为并非完全真实。回顾历史,无论投票结果如何,都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实力不足。

这种局面导致了蒙古产生了自立的想法,也给了其他国家插手中国领土主权问题的机会。未来不会再有类似情况发生,因为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加强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