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麻辣烫席卷各大短视频平台,各种话题频上热搜,甘肃天水也成为淄博、哈尔滨之后国内新晋顶流城市。但舆论场也有担心,“流量”如何变“留量”?“网红”能否变“长红”?接下来的清明、五一小长假,或许就能看到初步答案。

从数据上看,自3月1日至3月20日,天水市累计接待游客2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这样的火爆情形,也有望延续到小长假。在线平台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清明假期天水市旅游订单量已同比增长超21倍。

淄博、哈尔滨相比,位于西北的天水也面临着更大的考验,比如交通,比如城市承接能力。去年天水客源以周边地区为主,今年则有不少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份的旅客前往,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如何说服遥远东部的客源跨越漫长的距离,而不仅仅依靠一碗麻辣烫带来的味蕾冲动,或许是未来天水需要关注的重点。

当地政府在面对这波流量时,无疑反应是极快的:开通麻辣烫专线、举办天水“吃货节”,在服务上尽显真诚。不过,美食固然可口,真诚固然重要,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归到旅游产品的打造上,看能否为游客提供持续的“惊喜”。游客喜爱尝鲜、麻辣烫的爆火,是一个契机,后续则还需寻找独属于天水的更深层“爆点”。

在麻辣烫之外,天水究竟还有些什么?事实上,天水的美味,在于将本土独特的食材发挥到极致:甘谷辣椒、麦积花椒、王坡村香醋、武山粉条,正是得天独厚的风水滋养出麻辣烫的灵魂;天水的意趣,还在于食物之外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它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伏羲和女娲的故里、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观景地。

若在美食的热辣鲜香下,有这样厚重的风土、历史和文化铺垫,哪怕有一日味蕾的新鲜消失、流量的潮水退去,天水也可以用一道道文化“大餐”满足游客的期待。

无独有偶,许多网红城市都在寻求转型。近日淄博市委书记率队赴景德镇考察调研,对景德镇陶瓷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非常感兴趣。景德镇的热度,并非凑巧的爆火,而是文化土壤之上生长出的自然果实,这无疑为网红旅游城市提供了范例。趁着一波“天降”热度,如何将流量接续到自身的文化、产业根基上,是网红城市转型的根本。

此前有网友通过人民网留言提出类似建议,天水市文旅局答复称,会让游客在品尝麻辣烫的同时,感受天水的文化。如何将麻辣烫和文化历史挂钩?如何将传统古老的文化以年轻的方式盘活?推进线上线下宣传并进,以创新性手段宣传千年古朴文旅内核,利用新颖的手段而不囿于昙花一现的“猎奇心理”,这都是天水文旅转型中可以做的。

还要看到,天水美味的麻辣烫,也带火了当地相关产业。甘谷辣椒、秦安花椒、武山蔬菜、手擀粉一个都不能少,这些也成为游客们来到天水必带的“最新土特产”,未来如果能让这些特色农产品走向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同样也是对当地经济的有力拉动。

紧跟淄博、尔滨成为“顶流城市”,对于天水来说无疑是契机也是挑战。麻辣烫能火多久或许并不重要,借此机会思考流量散去后的发展路径,也是天水做好城市品牌建设、传扬积淀千年历史文化的时机。这无疑也是给后来者的启示:有城市独特的内核、产业、文化作为铺垫,才是流量背后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