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羽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项羽之死,后人们寄托了无穷的哀思。如宋人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通过对项羽不肯过江东一事的追思,表达了对项羽气节的肯定以及对南宋朝廷南渡偏安思想的愤慨。

还有唐人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既表达了对项羽大业未成的惋惜,同时又批评了项羽不是条汉子。

是的。

项羽率800骑兵从汉军的重围中杀出,说明他不想死。可已经突出重围,来到乌江边,并且还有船只接应的情况下,他却选择了不想活,其行为很难让人理解。

如果真的就是不想活了,那还何必突围呢?折腾这一顿作甚?

以项羽的武勇,若真的与汉军拼死一战,未必就没有获胜的希望。哪怕战败乃至于战死,也算是留下了英名。

可在楚军希望他挺身而出迎战汉军的时候,他“怂了”,选择了逃跑。

在有希望逃脱的时候,他再次选择“认怂”,干脆自尽了。

这不是英雄行为,而是大“怂”的行为。

可能在项羽心目中,卷土重来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战死的难度吧!

既然卷土重来的难度大于死,那还是选择一个简单的吧。于是,项羽自尽了。

那么,从突围到自刎乌江,从想活到想死,短短几天内,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的思想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会说,项羽之所以选择死,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的。

从江东起事时的8000子弟兵,到突围时的800骑兵,再到乌江边的仅剩项羽自己一人,确实不太好看。

可项羽在率800骑兵从垓下突围的时候就没想到这一点吗?

难道这800骑兵一兵一卒也未损失,都被项羽带回了江东,项羽就有颜面见江东父老了?

这就不是人多人少的事情。

还有人说,项羽之所以不肯过江东,是因为楚国覆军杀将的传统。

确实,楚国确实有覆军杀将的传统。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战国末期,楚国这个传统就没变过。项羽的祖父项燕就是这个制度的受害者。

项羽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思维,使他不自觉的按照楚国的传统行事。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可并不能全部解释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全部原因。

理由和上文同样,既然项羽知道楚国覆军杀将的传统,那为何不在垓下大营战败后就自尽呢?为何还要突围来到乌江边再自尽呢?

解释不通。

更有一种说法,就很高大上了。说项羽自知已经无力回天,即使到了江东,即使再组织起一支兵马也不是汉军的对手。与其这样,那还何必再次祸害江东父老呢?

可项羽是不会投降的,既然早晚得死,那早一天死和晚一天死又有什么分别?

因此,项羽为了江东父老,选择了大义,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不肯过江东,与汉军死战。

不过,这种说法以那时候人的思想觉悟很难做到。

无颜见江东父老也好,楚国覆军杀将的传统也罢,还是为了大义等等,其实都是实质化的现象,所忽视的都是项羽在这期间的心理活动。

问题出现了,在这期间,项羽的心理究竟出现了哪些变化,才使得他放弃要活下去而突围的成果,变成了不想活而在乌江自刎的结局呢?

真的不得而知。我们只能猜测。

可猜测也是要有根据的,不能凭空瞎猜。可翻烂了古籍,也找不出项羽此时心理活动的描述。

这也难怪,因为项羽战死现场的当事人除了敌人外,只有一个乌江亭长算得上是项羽的自己人,项羽对乌江亭长所说的话应该算作是项羽的临终遗言了。

可这个遗言就一定是真的吗?

不出意外的话,乌江亭长应该是逃过了汉军的追杀,逃到了乌江对岸。

可逃过了一时,还能逃过一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汉朝的一统,这位乌江亭长一定会被汉军翻找出来。项羽的遗言要么是乌江亭长被抓后交代出来的,要么是他逃走后散布出来的,然后被司马迁老先生采风给采出来了,然后记录在《史记 项羽本纪》中。

我们姑且认为经乌江亭长之口流传出来的项羽遗言是真的,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没有文字记载的东西经过口口相传后还能有多少真实成分?经过后天加工的成分又有多少?

从乌江亭长的角度来说,他是一位对项羽非常崇拜且拥戴的人,不然,他也不会说出让项羽渡江继续为王的话来。因此,在他的口中,项羽的遗言注定是慷慨悲壮,可歌可泣的。

项羽死后,楚地虽然都投降了汉朝,但这里毕竟是项羽的桑梓之地,又有大量的青壮跟随项羽起义且一个也没有回来,要说对汉朝没有一点恨意那是不可能的。

关于这一点,从刘邦把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就能看出来。

为何?

当初刘邦韩信封为楚王而不害怕他谋反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韩信是造成项羽之死的元凶之一,即使韩信要反,那些对项羽很有感情的人也不会跟着。

本来楚地就对项羽怀有很深的感情,再加上乌江亭长把项羽的遗言一散布,大家对项羽的好感自然“爆棚”。久而久之,项羽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司马迁老先生这个人吧,是很有一些侠义精神的。关于这一点,从他在《史记》中为陈胜列“世家”、为项羽列“本纪”,为游侠和刺客作“传”就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作史,其表达方式主要分为了两种形式,一是像司马迁这种的,把个人情感加入其中;一是像司马光那种的,在交代完了事情经过后,后面来了个“臣光曰”,然后发表评论。

由于司马迁加入的情感太多,且又不太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屡受打击。我们现在所见的《史记》其实已经远远不是司马迁当时所作的《史记》了。

虽然从可读性来看,司马迁的《史记》要强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家之言),可要论可靠性,则未必然。

如伍子胥列传中的鞭楚平王之尸三百,在历史上就从来就没发生过,不仅没有所谓的“鞭荆平之尸三百”,连“鞭荆平之坟三百”都没有。

为何?因为伍子胥根本就没有参加过伐楚之战。

凡此种种,在《史记》中很多。

从惩强扶弱、雪恨的角度来看,确实够解恨的。可要从历史真实性的角度来看,就显得不那么严谨了。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猜测一番,司马迁在记载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时候是否也加入了个人的情感呢?

或者再进一步,连这份遗言都不是真的呢?

没有证据,只能说很有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假设猜测成立,那么,项羽之死很有可能会是这样一幅场景。

场景一

项羽被围垓下后,被四面而来的楚歌声搅得心神不宁,于是决定抛下大部队逃跑。逃跑的目的地是江东。

由于害怕暴露目标,因此,项羽只带了当初跟随他从江东起事那8000子弟兵中的硕果仅存者800人。

不料,项羽突围的消息被刘邦得知,迅速派出灌婴率5000骑兵追赶。

由于大雾弥漫,项羽迷路,又被阴陵野老给骗了,以至于耽误了行程,被灌婴追上。

一场厮杀后,800骑兵损失殆尽,项羽也身负重伤。

由此可见,项羽在突围的时候是没有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个心理疙瘩的。

就像上文说过的那样,他带着800骑兵和单独一人逃到江东,性质是一样的。因此,根本不存在无颜不无颜的问题。

既然想活命,那为何在遇到了乌江亭长后,项羽又决定不逃了呢?

很有可能的是,项羽身负重伤,自知不起,即使侥幸逃走,也无力应对接下来汉军的进攻。

既然如此,那就不走了吧。

场景二

乌江亭长逃走后被汉军抓住,并与汉军达成了约定。

约定的内容是,乌江亭长以项羽的口吻编造了一份遗言,内容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内容。

这份遗言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作用很大。

一是,并没有贬低项羽的意思。

在楚地,项羽拥有相当多的拥趸,若贬低项羽,反而会适得其反。只有大力夸赞项羽,才能获得江东的认可。

何况,若论人品道德,项羽还是很高的。关于这一点,即使是刘邦也不能否认。

二是,就像上文说过的那样,项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大义,说自己不想过江东主要还是为江东子弟考虑,不想把战火引向江东,不想让江东子弟在遭到劫难。

编造这份遗言的目的是,既然项羽为了江东子弟都甘愿放弃自己的性命了,那么,江东若继续与汉朝对着干,是否不妥?是否对不起项羽付出的牺牲?

果然,当这个消息传到江东之后,汉军收复楚地之时,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这,就是那份遗言的功劳。

当然,这仅是猜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史书上没记载,司马迁老先生也没说,甚至连野史都没有一丁点的记载。

在项羽之死这个事件中,项羽心理的突然变化确实是个谜,从他一系列的行为来看,根本就解释不通他为何突然由想活下去而突围一下子变成了不想活而自刎的。

在这期间,一定是发生了不为人知的事情。很有可能的就是上文所说的那两个场景中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