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年间,浙江余杭县发生了一桩震惊朝野的奇案。这起案件涉及到一个举人杨乃武和一个平民女子小白菜,两人因一场冤屈而身陷囹圄,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昭雪。此案被称为“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成为清朝四大奇案之一。

小白菜,本名毕秀姑,因她相貌清秀,平日又爱穿白色上衣和绿色裤裙,人们便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小白菜”。她年幼时失去了父亲,母亲为她找了一个豆腐店的伙计葛品连作为丈夫。然而,葛品连身体病弱,婚后不久就失去了劳动能力,小白菜的生活陷入困境。

杨乃武是余杭县的举人,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深受百姓尊敬。杨乃武的妻子去世后,他独自生活,家中只有一个老仆和一个年幼的女儿。他与小白菜并无瓜葛,却因一场冤案被牵扯进来。

同治十一年三月初四,葛品连因病去世。他的母亲沈喻氏认为小白菜与杨乃武有染,合谋害死了葛品连。于是,她向县衙告状,指控小白菜和杨乃武犯下了通奸谋杀之罪。

县令刘锡彤在未经深入调查的情况下,便认定小白菜和杨乃武是凶手。他对小白菜进行了残酷的拷打和逼供,最终使小白菜屈打成招,承认了自己与杨乃武有染并合谋杀害了葛品连。随后,刘锡彤又将杨乃武拘捕到案,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杨乃武在酷刑下坚称自己无罪,但刘锡彤却认定他就是凶手。

然而,这起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疑点。首先,葛品连的死因并未经过仔细勘查和检验,仅凭沈喻氏的一面之词就定案显然过于草率。其次,小白菜和杨乃武之间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有染,更无法证明他们合谋杀害了葛品连。此外,杨乃武作为举人,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地位,他为何要冒险去杀害一个与自己无冤无仇的人?这些疑点使得这起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尽管案件疑点重重,但刘锡彤却急于结案。他将小白菜和杨乃武定罪并上报杭州府。杭州知府陈鲁在未经仔细审理的情况下就维持了原判。随后,案件被上报到浙江按察使蒯贺荪处。蒯贺荪认为案件重大且疑点颇多,于是亲自提审了小白菜和杨乃武。在提审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与之前审理不符的情况和疑点,并决定重新审理此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在此时,同治皇帝突然驾崩,光绪皇帝即位。朝廷下令停止一切刑案的审理和上报工作。这使得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件被迫搁置了下来。直到光绪元年十二月初九,朝廷才重新开始审理刑案。此时距离杨乃武和小白菜被定罪已经过去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在重新审理过程中,蒯贺荪对案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取证工作。他发现了许多之前被忽略或隐瞒的证据和事实真相。最终,在光绪二年四月初七的公堂上,小白菜翻供了之前的供词并指出了真正的凶手——一个名叫钱坦的流氓无赖。钱坦因贪图小白菜的美色而乘机潜入她家中行凶杀人并伪造了现场以嫁祸给杨乃武和小白菜。经过进一步的审理和取证工作,钱坦被定罪并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小白菜和杨乃武则因冤枉而得以昭雪并恢复了名誉和自由身份。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朝末年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案。它不仅涉及到人命关天、冤屈昭雪等敏感话题,还牵扯到了官场腐败、刑讯逼供等深层次问题。这起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也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探讨的历史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