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动物世界栏目,主角是非洲草原上的狮子。画面是研究野生动物的人拍摄的,他们明明看着狮子攻击野牛,却不主动放下摄影机,拯救被攻击的野牛。为什么他们不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野生动物的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随便插手改造自然的活动。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在他们的镜头下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自然界存在弱肉强食的现象,他们的镜头就应该记录弱肉强食的现象,而不能以上帝视角切入,也不能用人类文明改造动物世界。野生动物没有经过人工驯化,大多保留野性,会遵循动物本能,无论是狮子猎捕野牛,还是野牛自由生长,都是一种动物本能的体现,不能随便被干预。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倘若研究野生动物的工作人员同情野牛,赶走攻击野牛的狮子,就有可能维护了野牛的性命,但有可能因此饿死狮子。大自然食物链早已形成,野牛吃草,狮子吃野牛,已经成了食物链的固定模式,人类不能强烈干预,以免引发食物链断裂的危机。

曾经有人为干预食物链的例子,让人类受到了惩罚。草原上的狼吃野兔,野兔吃草,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食物链关系。人们放牧的时候,狼会偷吃羊。于是,牧民们拿起枪打狼,弄得狼的数量急剧下降。狼少了,野兔的天敌就少了。野兔疯狂繁殖,数量急剧增多。大量野兔吃草原上的野草,挖洞,弄得草原植被被破坏。牧民们拿起枪打野兔,却打不干净,甚至越打越多。草原上的野草长势良好,吃野草的野兔繁殖速度惊人,很快就有大量野兔繁殖出来。草原上的植被遭到野兔破坏,弄得羊群没草吃,也弄得牧民损失惨重。为了挽回损失,牧民们听从专家的建议,从外地引进狼群,同时禁止猎捕野狼,才在一定时间内恢复了草原生态。

即便是研究野生动物的人也不能随便干预野生动物的行为,不然就会对食物链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观察野生动物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小心谨慎,不会对动物们的行为横加干预,也不会因此产生什么愧疚之情。他们更在乎冷静地观察,看到真实的动物界场景,而不是人为摆布的动物界场景。作为科学研究者,他们更在乎客观公正,保证素材的原汁原味,而不是一手炮制。倘若只是研究人员导演的动物电影,就只能算是虚构的东西,而不是真实的场景,也不是真实的动物观察记录。当然,不排除一些追名逐利的观察者故意放出被囚禁的饿了好几天的狮子,让狮子攻击野牛的情况,拍摄起来就有造假的嫌疑,也会被人们识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物观察记录并非电影,而是追求客观冷静,真实生动。很多动物观察者潜伏在丛林里,用摄像机观察起来就忘记了时间,有时候一天一夜都要在树上观察,甚至在雪山上观察很久,才能等到要观测的野生动物出现。曾经有摄影师在帐篷里观察北极熊,虽然帐篷是白色的,起到保护色的作用,但他按快门的声音吸引了北极熊。北极熊冲过来,他明明可以逃走,却为了拍摄北极熊攻击猎物的正面动作,没有动地方。直到北极熊攻击他的时候,他才被迫放下了相机。这个时候,他已经走不了,被北极熊拍死了。为此,他留下了珍贵的相片,获得国际摄影大奖,人却没了。

观察野生动物需要冷静客观,需要用镜头记录,还原真实的画面和声音,而不能搞人工干预。一旦有了人的参与,就很容易出现偏激的表现方式,会站在某种文化或政治润色过的立场,而不能保持学者的“崇高境界”。在田野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被这类问题困扰。当接近处于矛盾双方的任何一方时,尽管工作者并不认为带了什么立场,但对被考察的矛盾双方来说,工作者都会被认为与被考察对象之间处于某种亲近或对立的关系,其结果往往会造成研究的倾向性。工作者不得不正视这种倾向性,针对经济学、人类学中作为主体人的非物化记述方法可以起到作用;针对历史学、人类学的共时性可以起到作用;针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本土知识可以起到作用;针对人文科学、人类学的诗艺性可以起到作用。人类学面临的不仅仅是记述文化的问题,而且它还要面临如何叙述文化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野生动物的观察者,同样需要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冷静而客观,可以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但在观察的时候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不做过多干预,不做人为摆拍,不做有倾向性的拍摄和剪辑,才能获得相对真实可靠的素材。如此来看,动物研究者观察狮子攻击野牛的时候,就没必要“同情弱者”,解救野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