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禅寺出来后,已近中午,看了看导航,距离佛光寺还有30多公里,坐在朋友的车上,眼前依然是弯弯绕绕的山路,不时有大货车在路边排列。由于路窄而弯道多,多数时候没有超车机会,最终,3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近一个小时。

佛光寺,位于忻州市五台县豆村镇的佛光山里,我们经过豆村镇时,犹豫要不要停下来在路边饭店吃口饭,然而念头刚起,车已转弯,正月里在家吃了太多大鱼大肉,确实没有胃口再去下馆子。

在愈发离山里很近时,我发现道路两边放养着许多牛群,虽然冬天刚过,但牛群在地里似乎可以寻觅到食物,这让我十分惊讶,我原以为北方的冬天是不需要放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距离佛光寺还有最后百米,需要上一个陡坡,在坡道靠上的一侧,有一处开着门的院子可以停车。下车后,往上继续行走几十米,便能看到佛光寺的红墙,以及寺庙之外的小摊。

有个穿环卫服装的大叔看到我们走来,急忙跑回了自己的摊位,向我们介绍他采摘的松塔。他说这个东西可以闻香,寓意吉祥,可以买来摆放在家里,并描述自己如何辛苦采摘,以及那棵树如何生存了千年。

朋友拣起一支拿到鼻子前闻,说并没有闻到香味,但是他对这个造型很感兴趣,表示等从景区出来后再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佛光寺门口,明显能感到这里的规模要比南禅寺大很多,游客也更多。我看到了一个小时前跟我们同在南禅寺的几个游客也到了这里,他们非常年轻,像是大学生的模样。

南禅寺的山门前,有一处照壁,照壁涂为红色,上书“佛光寺”三个大字,在照壁一旁,是一颗斜向生长的松树,上面悬挂着一些红色带子,寓意祈福。

站在这里远望,跟南禅寺的感觉一样,有种远离世间喧嚣,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气息。远方云雾缭绕,松林密布,倘若不是作为景区,这里的却是一处清静修行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许是刚过完春节的缘故,佛光寺门前悬挂着两只大红灯笼,门洞上方有一架蓝色牌匾,上书:大佛光寺。在这样的文字意境下,我不禁心无杂念,努力去感知这种神圣气息。

在入口处买票,工作人员让扫码买电子票,我问有没有纸质票,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没有,说成人票全是电子票。我不免有些失望,因为我在网上看别人晒出过纸制票。

同时,我又问了工作人员,有没有可以打卡盖章的地方,得到的回复依然是没有,可能这就是正月吧。

我们买了票进去,门票是40元一位,听其他游客念叨起涨价了,原先2021年的时候,这里的门票尚且只需1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来这里参观的人,必然是对古建,或者对佛有着极高敬意和兴趣的人。游客不算少,有年轻人也有老人,还有一些是孩子。大家进入寺院之后,总是先庄重的站在山门前的中央,向远处的大殿行良久的注目礼。

虽然时节还是冬天,但由于这里的树木多为松柏,因此居然也郁郁葱葱,茂盛而多绿。在阴天的映衬下,这里的古朴气息十分庄重。

站在院中的主干道上,率先看到的便是唐乾符四年经幢,这座经幢建于公元877年,高4.9米,八角形,为唐代原物,站在近前仍然能看到上方的石刻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对东大殿方向,左侧为文殊殿,右侧为伽蓝殿。我先去珈蓝殿参观一番,该殿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重修于清代康熙年间,内有十八尊珈蓝泥塑,其造型生动,神态各异,是非常优秀的艺术品。

由于前段时间下过雪,山上气温低,因此院子中央仍然堆有积雪。我绕过雪堆,然后观赏另一个侧的文殊殿

一眼望去,便觉得熟悉,是的,看构造,很像我在朔州看到的崇福寺大殿以及在应县看到的净土寺中的主殿。再去看资料介绍,果然,这处文殊殿是属于辽金时期的建筑。

辽金时期的建筑相比明清时期来说,显然更加珍贵。在文殊殿前,许多人驻足拍照,有人闭上眼睛双手合十。

靠近文殊殿,会觉得这屋檐上的构造属实精美,不愧为宝藏,而它的木制门窗,也让人很容易感受到岁月的斑驳。文殊殿内有有七尊塑像,中间为骑青狮的文殊,两旁为胁侍菩萨。这些塑像都是金代风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殊七尊像。

文殊殿前的介绍板,由于风吹雨淋,日期已久,显得有些泛黄,一些字迹已不清晰,希望工作人员可以尽早换上新的介绍,给游客一个更好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殊殿看完,就该上二平台了,但二平台基本为近现代建筑,价值不高,所以很多人会径直走向第三平台,去看最高处的东大殿

想上去第三平台,需要爬一段比较陡峭的阶梯。我注意到第二平台有一些像窑洞一样的建筑,这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新鲜的。

钻进拱形门洞,开始向上爬阶梯。在阶梯中部的平台处,我站立了一会儿,这座佛光寺也是依山而建,能明显感觉出建筑与自然的相依相偎,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互相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爬上第三平台,站在这里向后望,会觉得自己像是爬了一座山,有一种鸟瞰众建筑的感觉。这里依然生长着看起来年代非常久远的树木,人文与自然景观达到共同升华。

在东大殿前,也有一处唐代经幢,建造年份比唐乾符四年经幢还要更早一些。而眼前的东大殿,则是佛光寺的正殿,建造于唐代(公元85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很难想象它如此古老,却又如此巨大,步入殿内,几乎可以绕着大殿散步兜风。由于空间十分阔绰,以至于大殿里两侧居然还摆放了许多其他古建模型。

大殿面宽七间,进深四。内有35尊佛像,都为唐代原物,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的历史研究价值。此外,佛像背后的壁画也为唐代所绘。

除了佛像外,殿内墙壁前,还排列着二百九十六尊罗汉,为明代塑造。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只觉震撼,而对于一些懂历史懂古建懂佛学的游客来说,无疑这里属于圣地了。

我在殿内绕着走了一圈,又在殿外绕着走一圈。殿内是禁止拍照的,不时有工作人员从音响中发出声音,提醒殿内游客不要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大殿外右侧,我看到一处院子,红色的门上有一个洞,洞里探出一只狗头。这条狗大约已经成为这里的网红,许多人来过佛光寺后都会提及到它。它在那里倒是不吭声,时不时探出脑袋观望一下过往的游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大殿的背面,是一处山体,能看到陡峭的土和石头横截面,它看起来经过岁月的冲刷,是如此坚固可靠,仿佛是保卫佛光寺的天然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到东大殿左侧时,我发现了这里的最后一处景点,祖师塔。祖师塔呈白色,六角形,据梁思成认为,该塔应该建造于北魏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跟朋友在佛光寺里游览了大约两个多小时。朋友表示他夏天还要再来一次这里。我在网上查找有关佛光寺的信息时,发现很多人都会提到梁思成。

佛光寺正是梁思成和林微因夫妇在1937年所发现的,在此之前,学术界一直未能找到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梁思成和林微因的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我去山西一些古建景点时,总能听到旁边的外地游客提起“重走梁林路”,不得不说,山西古建的旅游业如今日益繁荣,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梁思成与林微因的考古故事吸引外地游客而来的。现在的人们学识水平越来越高,欣赏人文历史风景的也越来越多。

离开佛光寺后,我在路途中打起瞌睡,在睡眼朦胧中,前方的路依然弯曲狭窄,依然重峦叠嶂,我们的祖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实在是艰苦而伟大,这些藏在深山僻处的宝藏,值得更多人去发现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