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9月17日,经毛主席的批示同意,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特赦战争罪犯的指示》。当消息传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时,众人又惊又喜,从来没想过还有出去的一天。其中有一位战犯,听到此消息后,更是大喜过望,直接因血压飙升被紧急送进了医院。

要说这个战犯,被俘的时候还是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官。1948年7月,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命令以王近山为司令员的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发起襄樊战役。此次战役历时14天,歼敌2万余人,将这位司令官俘虏。当刘伯承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指示王近山:别杀了他,一定要活的!

当胜利的捷报传到延安时,毛主席极为高兴,不仅在嘉奖电报中用非常少见的“胜利极大,甚好甚慰”等字句,而且还专门致电中原野战军:“将该战犯送往华北,并派可靠武装,加镣铐妥送。”

那么,这个战犯究竟是谁呢?为什么毛主席为让他加镣铐妥送呢?为什么毛主席会这么关注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6月,河南大部已被解放军攻下,中原野战军下一步将择时攻取襄阳和樊城。此时,国民党军已如困兽之斗,蒋介石在关键的用人之际,任命康泽为襄樊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镇守襄阳,伺机与解放军进行关键一战。

能让蒋介石临危授命,康泽显然不是一般人。事实上,康泽一直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说到康泽和蒋介石的渊源,还要从康泽在黄埔军校读书时说起。

1925年,深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熏陶的康泽如愿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从四川小县城来到广州的康泽,依然保持着农民身上朴素刻苦的品格。在一个假期时,其他同学都外出消遣去了,唯独康泽还在教室里孜孜不倦地整理上课的笔记。就在这时,他遇到了自己仕途上一生的贵人。认真整理笔记的康泽被校长蒋介石看见了,蒋校长从此对这位学生印象颇好。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经蒋介石亲自推荐,康泽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继续学习。莫斯科中山大学,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洋学府”,贺衷寒,邓小平,张闻天等两党的重要将领都曾在此深造。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也是这所学校的一员。 进入这样一所学校,似乎也预示着康泽在国民党中的位置,一定是不容小觑的。

1927年10月,刚从莫斯科回国的康泽,就被安排在了北伐军总司令部,任司令侍从参谋。几个月后,康泽调任江西,积极投身于“剿共”工作。从此,唯蒋介石马首是瞻的康泽开启了杀戮共产党人的路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对共产党员的恐怖暗杀,人们总会想起臭名昭著的国民党特务机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军统”。提起军统,又绕不开一个人--戴笠。鲜为人知的是,“军统”的前身是一个叫“复兴社”的机构,“复兴社”的主要创始人,就是康泽。在早期国民党统治集团内,康泽和戴笠齐名,“康戴二公”的名号被叫得响当当。

蒋介石成立“复兴社”的念头,萌芽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那时的中国,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而蒋介石一心想着“攘外必先安内。”在民意滔天的情势下,蒋介石深恐自己的统治根基被人掘了墓。惶惶不可终日的蒋介石,召集贺衷寒,康泽等爱将,商议成立一个向苏联政治保卫局“格柏乌”一样的组织,以稳固自己的江山统治。

蒋介石最终采纳了康泽的提议,将这个组织命名为“中华民族复兴社”。1932年3月,“复兴社”在南京正式挂牌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9月,在“复兴社”的领导下,“南昌行营别动总队”成立,这是一支专门负责谍报的武装部队。“别动队”总队长即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康泽。作为黄埔三期学员,康泽的资历年轻,但绝对称得上是蒋介石的心腹大将。

在康泽的带领下,“别动队”深入江西苏区,到处抹黑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并联合当地的地主还乡团血腥镇压革命群众。别动队虽然起初人数不多,多为黄埔军校毕业后的一些失业闲散人员,但是胜在武器先进,且对蒋介石有着死侍般的效忠。这些人经过“复兴社”的洗脑训练,如亡命徒般穷凶极恶,成了江西苏区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的苦主。

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被迫开始长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这支“别动队” 在蒋介石身边出谋划策,鞍前马后。

多年以后,毛主席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就说到:苏区覆灭的两大主凶,一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康泽。毛主席还特别强调,“农民对于康泽是不能饶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蒋介石立下不世之功的康泽,和其他“复兴社”骨干一起,被称为国民党的“十三太保”。康泽更是和戴笠一起,享受着无可比拟的特权。

在蒋介石集团,无论谁人想见蒋介石,都必须事先通知侍从室,由侍从室向蒋介石转达其到访之意,蒋介石决定见还是不见,唯康泽和戴笠例外。他们可以不加通报,随时随地面见蒋介石,即便蒋介石正在和夫人宋美龄在一起。

在蒋介石眼中,高足康泽“忠实可靠”,在康泽眼中,校长蒋介石是不可忤逆的“至尊”。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康泽更是一时风头无两。从军委会政治部第二厅厅长,一路升到中央执行委员。期间,一直在“复兴社”和“三民主义青年团”担任重要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被蒋介石委以重任的康泽,渐渐有些摸不清自己的位置了。他一厢情愿地认为,蒋介石有意扶植自己为接班人,所以在蒋经国到任江西后,康泽不仅不把蒋经国放在眼里,还处处在他身边安插眼线。然而,康泽终究是高估自己在蒋介石心里的地位了,国民党只能是蒋家王朝的国民党。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蒋经国身边很快聚拢了一批“太子党”,足够和康泽麾下的“江西三民主义青年团”分庭抗礼。

1943年,蒋介石开始筹备建立“三青团中央干校”,蒋介石有意让儿子蒋经国担任校长。特务头子康泽再次和蒋家王朝太子爷蒋经国展开了一番明争暗斗。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蒋介石的意象,要把大权握在蒋家人手里的。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原来隶属于康泽部下的一些人,纷纷改换门庭,加入了“太子”的阵营。

1943年3月,“三青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蒋经国不出意外地当上了中央干校的校长。蒋经国的嫡系--干校系,正是发源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太子爷的斗法,似乎是康泽命中注定的失败,这也是他的仕途走向下坡路的开始。

1944年初开始,日军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势如破竹,国民党连续丢失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在这样一溃千里的战争局势下,蒋介石将康泽控制下的“南昌特别行动总队”改编成了几个师,编入到青年军,投放到了缅甸战场。而青年军的政治部主任,正是蒋经国。

无论蒋介石是不是有意削康泽的权,丢失了“别动队”的康泽,这回事真的不剩多少大权了。伴随着蒋经国在中央站稳脚跟,康泽不得不悻然退场。

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康泽更是远离权利中心,远赴欧洲考察各同盟国的战后恢复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夏天,蒋介石枉顾停战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初,时值国民党用人之际,康泽回到国内,继续为蒋校长分忧解难。

1947年8月,刘邓大军越过重重天险,成功挺进大别山。解放军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大幕。蒋介石大势已去。

1948年1月,康泽临危受命,担任襄樊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襄樊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金庸笔下,郭靖黄蓉夫妇,就是为守襄阳而身死。委任一个从未有过战场经验的政工工作者去镇守襄阳,可见蒋介石对康泽依然是信任有加。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国民党方面确是用人吃紧。

6月,华东野战军大部和中原野战军一部,在河南地区势如破竹,开封等军事要塞悉数归于解放军囊中。下一步的任务,就是直捣襄阳。

襄阳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周围还有凤凰山,虎头山等制高点作为天然屏障,可谓山河表里,易守难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难啃的骨头,当然要交给能打硬仗的人来打。刘伯承元帅选中了王近山。王近山人称“王疯子”,数十年后,化名“李云龙”被搬上了电视。王近山将军被盛赞拥有“徐帅之勇,刘帅之谋,邓政委之断”,用他来打襄阳,可见刘邓必取之心。

面对解放军攻必克的决心,国民党方面,坐镇襄阳的康泽却显得有些慌了神。只读过兵书,毫无作战经验,却首战就要打大仗的康泽终日愁眉苦脸。为了放松神经,康泽应部下提议,提前举办了44岁生日宴会。正当他兴高采烈地听着祝寿词之时,士兵来报,解放军大部队已经打到了老河口。犹如当头一棒,康泽瞬间败下心来,随即佯装镇定地退出筵席,邀副司令郭勋祺商讨对策。

这个郭勋祺实非等闲之辈,是国民党川军的一员悍将,当过陈毅的上级,力挫过彭德怀指挥的红军第三,第五军团,使红军被迫放弃渡江计划。康泽自知难以胜任绥靖区司令一职,特向蒋介石要了郭勋祺来当自己的左膀右臂。

然而,即便有郭勋祺这样的战神在侧,国民党军还是难挡王近山将军的骁勇善战。在王近山带领下,第六纵队的将士“撇山攻城,直捣西门”,一转战役初始时的劣势,将国民党守军节节击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有“生决与城共存亡”的志气,康泽终没有抵过解放军的层层攻势。仅用了十三天,解放军拿下了襄阳,并将守城大将康泽和郭勋祺双双俘虏。

刘伯承闻讯,难掩激动地指示王近山“别杀了他,要活的!”

活捉国民党特务头子的喜讯传到延安,毛主席旋即电令中原军司令部,将康泽戴上镣铐,押解至华北!

而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在信誓旦旦地宣称,康泽一定会像张灵甫将军那样,杀身成仁。很是符合蒋介石心中牺牲模板的康泽,很快被其以英雄的形象昭告天下。直到共产党那边传来康泽被俘的消息,蒋介石深感狼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俘的康泽深知自己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的血,自认为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令其深感意外的是,解放军将优待俘虏的政策贯彻到底,并没有将其处死,而是关押进了功德林监狱进行思想改造,并且不计前嫌地为他治理伤病。被关押的康泽,还受到了刘伯承元帅推心置腹地接待。

对于国民党战犯,党中央以及毛主席从大局出发,以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为主,让他们有个重新改造的机会。

1956年4月26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什么样的人不杀呢?胡风、潘汉年、饶漱石这样的人不杀,连被俘的战犯宣统皇帝、康泽这样的人也不杀。不杀他们,不是没有可杀之罪,而是杀了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改造,1961年康泽获监外就医。1963年4月,在第四次全国特赦中,康泽被特赦出狱,并出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在之后的岁月里,康泽以第一视角撰写了数篇回忆性文章,如《复兴社的缘起》,《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经过》等,为后人研究那段特殊的岁月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7年,这位跟着国民党反共二十余年,又深得共产党恩情的传奇人物,在北京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时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