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1年初,金国的完颜亮做了一个美梦。梦里,玉皇大帝命令他率兵伐宋,并说自己会暗中相助于他。于是,当年的九月,金国起兵四十余万,号称百万,铺天盖地向南边的宋国袭来。

四十万金兵分兵三路:

① 西路从陕西出兵;

② 中路从河南出兵,沿着当年曹操追杀刘备的路线,出兵荆襄;

③ 东路则由完颜亮亲自统领,沿着当年曹丕攻打孙权的路线,发兵淮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国的淮河防线,守将名叫刘锜。刘锜自己镇守淮河东线的镇江,把副将王权派去寿春镇守淮河西线。

没想到,这王权平时看上去挺靠谱,结果竟是个胆小如鼠的酒囊饭袋。听说金兵大举南下,他竟弃城而逃,一直逃到了寿春西南五百里的采石矶(今马鞍山)才停下来。

临安(今杭州)的宋高宗听到消息后,又惊又怒又怕,一面派人抓王权回来问罪。另一方面,赶忙派宰相叶义问带着“中书舍人”(相当于宋朝的中央秘书)虞允文去淮河前线视察并稳定军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河西线的主帅都已经跑了,那防线怎么还能守得住呢?

等到这 “宰相-秘书” 二人组赶到前线的时候,淮河西线的宋军已经全面从淮河败退到了长江边的采石矶一带。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个带队的宰相叶义问比临阵脱逃的王权胆子还要小,根本就不敢去一线。走到镇江,他就不愿意再往前走了。连连托病,只派虞允文一个人去采石矶前线。

虞允文离采石矶还有好几里地,就看见道路两边全是逃难的人。仔细听,又听得隐隐有鼓声阵阵。他连忙让人拦住行人,询问前线情况。

逃难的人回答说:听说金兵今天渡江,他们听见鼓声才扶老携幼地逃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行的文官里,当即就有几个腿肚子发软想要回去的。然而领队的虞允文不听,坚持要去采石矶看个明白。

他一到采石矶前线,心就凉了半截。

原来,朝廷已经派人把王权给抓走了,然而继任的守将李显忠正“离线中”——还在赶来的路上。西线的这帮宋军根本没有主帅,士兵三三两两地散坐在道路两旁。不是败军胜似败军,毫无一丁点斗志。

在场官员中,属他官阶最高。主帅缺位的情况下,他这个前来犒劳前线将士的文官,竟成了最高长官。耳边鼓声阵阵,金兵正在准备渡江!这顿时让这个文官出身的“中央秘书”压力山大,至少得想办法拖到李显忠赶到啊……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赶鸭子上架也得上架了。没办法,虞允文只能命令副将们先让士兵列队,至少先把自己的声势壮大起来!

虽然主帅缺位,宋军的基层军官们还是得力的。有了 “代理主帅” 的命令,很快,士兵们便被召集了起来,列好了队。

虞允文赶忙趁热打铁,鼓舞士气,说:“我们吃了金人那么多苦,已经退到长江了,不能再退了!后面就是骨肉兄弟姊妹,岂肯让骨肉惨遭金人凌辱啊!”

顿了顿,他又道:“我奉朝廷之命,来这里犒劳大家。只要你们为国尽忠立功,拼了老命,也要把你们的功劳上报给朝廷,让朝廷给大家论功行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罢,他让步兵和骑兵列好队,严阵以待金兵渡江。又将水师分为五队,一队在江上列阵,另外两队停泊在采石矶城东西两侧的岸边,还有两队则隐藏在支流小河待命。

虞允文刚刚整肃完部队后不久,长江彼岸的金兵变开始行动了。金主完颜亮指挥着几百艘船,载着金兵渡江而来。虞允文虽然没带过兵,但熟读史书的他,知道“半渡而击”的道理。

金军船队的前队抵达后,金军正陆续下船。金国士兵正在军官的指挥下列队。

这个时候,虞允文命令部队出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军人虽少,但在兵器上却略占优势。尤其是舟船,更是宋军的强项。

从寿春到采石矶,金兵一路都没有遭遇过像样的抵抗。金营鼓声震天,宋营这边却悄无声息,金兵以为采石矶无兵,根本就没有设防。

列队中的金兵被宋军冲杀地直往江里跳。此时,宋军的水师也向着金军的运兵船冲撞而去。眼见江上战事顺利,虞允文又命人到南岸的山上去摇动旌旗,并敲响战鼓,装作大批援军到来。

金军见渡江无望,只能暂且收兵休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岸大胜的宋军也收兵回营,清点战果。一番冲杀,竟歼灭金兵4000多人,还抓了不少俘虏。宋军都很高兴,然而虞允文却悄悄召集诸将,说:“金主完颜亮是个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人,我料他不甘失败,今夜必然偷渡!”

于是,虞允文令众将把宋军水师再分为两队,一队埋伏在长江上游去,另外一队则把守在长江渡口周围。

果不其然,黎明前,天色最黑的时候,金军悄摸儿地上来了。又是在金军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虞允文命上游的船队高举火把,顺江而下。同时渡口两侧的宋军船队也打起火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江而下的宋军,在金军船队里四处放火。江上的金军情急之间难以调头,风助火势越烧越大。无处可逃的金兵只能跳进水里,要么淹没在长江中,要么乖乖当了宋军的俘虏。

金主完颜亮见事不可为,气急败坏地杀了好几个将领泄愤,带着剩下的金兵转战扬州一带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允文带兵击退金主完颜亮之后不久,新任主将李显忠终于带兵赶到。虞允文建议李显忠说:“江淮防线,西边的要隘是寿春,东边的要隘是镇江。完颜亮没能在采石矶渡江,必带兵从镇江渡江。刘锜将军恐怕兵力不足,请拨给我一些人马,我带去协防镇江。”

李显忠立刻拨给了虞允文一万六千人马,让他带去镇江增强东线守备力量。

等到金军到时,镇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水军处于劣势的金兵实难渡江。这就像赶着旱鸭子下水——送死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金主完颜亮一直沉浸在 “天帝助我” 的美梦里,不肯接受战争失利、难以速胜的现实,仍然强令金军渡江,并且下令:“三日之内,如果没能渡江,随军大臣全部处斩!”

这最终引发了军队的反叛!金军的高级将领们和完颜亮的亲卫同谋发动兵变。完颜亮被叛军 抓住,被他们用绳子勒死。叛军首领耶律元宜自封为“左领军副大都督”,退军三十里,派人同宋军议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允文以一介书生,临危受命之下,竟能冷静地击退金军的渡江部队。这不仅给他个人赢得了巨大的声望,也给颓废的南宋朝廷打了一针“鸡血”。

毛主席在读史书时,也曾为虞允文的事迹动容,于是他动笔写下八字评语,说:“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石矶之战后不久,宋高宗赵构主动退位,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宋孝宗赵昚。

宋孝宗颇有雄心,一直有出师北伐、恢复中原的理想。这个时候,懂治国养兵,又有作战实绩懂得带兵的虞允文,在一众 “主和派” 中间,如鹤立鸡群般醒目。

南宋的国土,类似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加在一起,也就是 “江东+荆州+益州”

诸葛亮的《隆中对》,给刘备制定的战略,是占据荆州、益州。从 荆襄、汉中 两个方向北伐。与金国划江而治的南宋如果要北伐,则是从四川、荆襄、江淮三个方向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允文是四川人,宋孝宗希望他能经营好四川,带兵从四川北上。自己则坐镇东南,派人从荆襄、江淮两路北伐。

这样,如果金军坚守西路。那么虞允文就能牵制金军兵力,为中路和东路的宋军主力创造机会。如果金兵放弃西路,那么他就趁热打铁,占领关中,虎视中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天不遂人愿。1174年,虞允文病逝,南宋朝廷里再没有能扛得起大旗的主战派了。宋孝宗的北伐之梦,也随着左丞相虞允文的逝世,被埋葬在了南宋的半壁江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