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广西法治日报》刊发文章,报道城中区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助力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文如下

法治活水润泽营商沃土,以和为贵催旺商圈烟火气。近年来,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能动司法,助力营造安商惠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深入一线问需于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城中区法院实行“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院长为主任的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院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到辖区诉讼案件多发的企业,采取座谈、走访、判后回访等方式,积极寻找提高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

2023年4月26日,城中区法院组织开展法官“进商会进协会进企业”活动。立案庭庭长周芷宇深入女企业家商会,通过模拟法庭等方式,了解商会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司法需求,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助推民营企业提升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一家混凝土公司与某建筑公司就多个工程项目签订买卖合同,由混凝土公司为建筑公司的工程建设供应混凝土。混凝土公司按约供货,建筑公司根据双方对账结算向混凝土公司支付了部分货款,剩余货款迟迟未付。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混凝土公司起诉到城中区法院。

法院立案庭快速审查起诉状及证据内容,精准确定案件事实较清楚、争议较小,便将案件分流至速裁团队开展诉前工作。法官及时进行诉前送达和诉前质证,组织双方理清货物验收、对账结算等,全面归纳案件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根据争议焦点补充证据材料。

在明确双方无法达成诉前调解的情况下,法院通过涉企案件“快通道”,加快案件的立案、排庭等流转工作。唐法官基于诉前工作已对案件有整体把握,围绕争议焦点有针对性地查明案件事实,最终仅用18天就将案件高效办结,判决建筑公司向混凝土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共计1300余万元,双方当事人服判息诉。

判决生效后,建筑公司一直没有履行判决义务,混凝土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于案件标的数额较大,申请人处于上下游供应链中的一环,若不能及时拿到执行回款支付给其他供应商,对其信誉、生产经营会造成较大影响,企业将无法正常运转。为此,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对建筑公司账户进行司法控制,约谈被执行人,督促其履行义务,并告知因强制执行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经过执行干警多方协调努力,该执行案件最终得以顺利执结。

安商惠企加速解纷

城中区法院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开通“线上+线下”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利用电子诉讼服务平台、移动微法院等,为企业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快速立案、排期、审理。设置速裁快审团队,针对信用卡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事实比较固定化的案件,制作诉讼文书样例模板,推行要素式审判,促进案件高效审结。2023年,该院涉企案件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91.25%,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40天,较上年度降低44.44%,跑出解决涉企纠纷“加速度”。

同时,依托“金融类型化纠纷快速化解平台”,推动金融审判驶入“快车道”。针对金融纠纷批量化、证据链固定化、诉讼标的构成固定化等特点,引入“金融类型化纠纷快速化解平台”,以调解为主、诉调对接的方式,快速批量化解金融类型化纠纷。首次试用该平台,一个月内便成功调撤13件信用卡纠纷案,余下转诉讼程序的113件均于9日内审理完毕。

城中区法院在中国工商银行柳州分行成立城中区法院金融诉源治理驻工商银行工作站,联合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中区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等多部门成立城中区物业纠纷行业调处中心,搭建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为主、“立案速裁”兜底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纠纷调处专业化规范化。

2023年7月3日是城中区法院首次开展的五星街“无讼商圈”调解日活动,在司法服务联络站内,一起物业服务纠纷案的调解工作正在进行。法院与辖区司法所、街道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的调解组摆事实讲道理析法理,促成一家物业公司与一家幼儿园达成和解协议,纠纷化解在诉前。城中区法院还与城中区公园街道商会、城中街道商会联合成立司法服务联络站,制定《“无讼商圈”公约十条》,建立商圈纠纷预警机制,推动商圈内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快速化解。

争取空间为企纾困

城中区法院成立专项行动工作专班,针对有财产,特别是有不动产的涉企案件,依法加大失信惩戒、限制高消费等措施的适用力度,为企业纾困争取空间。对积极配合执行并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企业,通过撤除失信信息、解除限制高消费措施等手段,及时修复企业信用。

2023年2月,该院在办理柳州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柳州某商贸有限公司、柳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执行案件中,面对申请执行人希望尽快划扣被执行企业银行存款,以便实现部分债权,以及直接划扣被执行企业存款将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多重利益冲突的情况,因企施策,提出采用“以反担保形式引入第三方资金融资偿债”执行思路,既盘活被执行企业流动资金,又增强了申请执行人的债权保障。2023年,该院共受理涉企执行案2856件,执行到位金额8.16亿元,有效兑现胜诉当事人的权益。

2023年3月,城中区法院采用“以保促调”“保全扣划”方式,迅速促成一起涉民生工程款返还纠纷的当事人达成调解。该案在双方已初步达成调解方案的情况下,因被告某建设公司银行账户被保全查封无法付款,而原告城中区某部门担心解封后被告转移资金致使案款无法执行,不同意解封。

僵局之下,法院快速反应,前往南宁将建设公司银行账户中被查封的130余万元扣划至法院账户并对剩余款项及时解封,最终双方长达两年的纠纷得以圆满解决,既有力压缩企业涉诉时间与经济成本,又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为民生工程顺利开展贡献司法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记者 赖隽群

通讯员 郭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