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医保谈判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诺华中国需要向总部请示?”2024年3月,经济观察报问诺华全球CEO万思瀚。

万思瀚说,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可以接受什么样的定价范围,诺华的定价指南有非常清晰的说明,但在一些特别情况下,有些国家需要在已有的定价指南上进行调整,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各地市场与总部进行协商。

在2023年底的国家医保谈判中,诺华有2个新产品和2个新适应症谈判成功,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此外还有4个产品的原目录内适应症成功续约。

医保支付价格极大影响创新药的研发与市场,万思瀚非常关心中国医药市场中创新药的定价,也关心国家医保目录和进院的衔接。

他希望诺华有更多产品可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同时有一个公允的有竞争力定价。他对近期诺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定价比较满意,直言这可以驱动诺华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在万思瀚看来,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不断完善,这使得创新药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再到纳入集采的机制更清晰,也会鼓励诺华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将新产品带入中国市场。

诺华2023年全年营收4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中国市场2023年营收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

万思瀚表示,在中国市场的增速主要由新上市产品驱动,另外治疗心衰及高血压的诺欣妥和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可善挺在中国表现都非常亮眼。他认为2024年诺华在中国市场可以保持这个增长势头,因为除了诺欣妥和可善挺,诺华乳腺癌药物凯丽隆和降胆固醇药物乐可为去年刚刚在国内获批上市。

“2023年诺华有10个Ⅲ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这意味着,未来诺华会有更多新产品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万思瀚说,诺华在中国有100多个临床研究项目,这也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诺华的全球临床试验中,中国是排名第二的贡献国家,诺华与中国的医院、研究者有紧密的联系,未来除了将新产品带入中国,也希望将中国纳入新技术的研发过程中。

对话

经济观察报:作为诺华的全球CEO,你对中国医药市场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什么?你之前提到的定价问题,是否是其中之一?

万思瀚:未来我们希望在中国上市更多创新产品,覆盖癌症领域、心血管领域和免疫等领域,所以我会关心以下几个领域:

第一,加快上市审批。自2022年起,诺华在中国的新药及新适应症开发已实现100%与全球保持同步,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我们超过90%的中国新药及新适应症的注册申请可以与全球保持同步。同时,我也看到中国在审批速度上有极大的进步,期待未来如果有新药上市,可以同步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市场上市。

第二,希望诺华有更多产品可以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同时有一个公允的有竞争力定价。

除此之外,我们希望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有高度一致性,使创新药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到进入集采的流程更清晰,这也会鼓励我们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不断将新产品带入中国市场。

第三,不断提升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可及性,希望国家医保目录和医院的进院能有非常清晰的衔接。我们也就医院引入创新产品持续对医生进行教育,以便让医生理解创新科技和创新产品可以为患者带来什么样的机会,以及让诺华的产品不断下沉到二三线市场。

做好这三点,我相信未来五年诺华在中国一定会持续发展,实现成为在华前三大跨国药企的目标。

经济观察报:就医药领域而言,你对中国的政策有哪些期待?

万思瀚:我刚刚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了会面。我参加了一场以大健康为主题的论坛,和其他跨国药企CEO一起和国家药监局的代表对话。我们聊到了中国深化医疗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也聊到了未来还可以做出什么变革,我们共同指出了四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对监管数据的保护。这可以鼓励跨国企业不断深化在华投资,包括对生态系统的投资。

第二,进一步优化监管环境。例如保护一些特殊领域的创新技术,如儿童用药以及罕见病用药相关的技术。

第三,不断提升创新产品的可及性。可以通过政策激励医院使用创新技术,不断加强早诊早治体系,比如在心血管疾病、癌症领域。

第四,鼓励跨境生产,进一步深化改革相关政策。如果政策允许部分生物医药跨境生产,共同组成一个生产链条,而非要求全部在国内生产,这会鼓励跨国企业进一步深化在中国的投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瞿依贤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健康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医疗、医药、医保、医美等大健康领域的人物、故事、资本,微信号:yixian-er,邮箱:quyixi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