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充电”的乱象

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过去,大多存在于非机动车

不过,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

如今有不少人发现

有新能源汽车车主

也从楼上拉线充电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

在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关于“新能源车飞线充电”的投诉数量不少,不少市民在投诉中称,该情况均向物业、居委等社区管理者反映过,但都无疾而终

按理说,新能源车充电都需要配备专业的充电设施,车主们是如何“飞线充电”的呢?相关的管理措施又为何迟迟没有推进?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汽车“飞线充电”开始冒头

隐患重重

近日,一则因私接电源

给自家新能源汽车充电

导致车辆短路自燃

并祸及旁车的消息

让市民张先生

本就悬着的心更加提了起来

张先生居住在闵行区森安苑小区,小区充电设施配备不足,一直以来都存在“飞线充电”的乱象。“都是露天的插线板,万一出现短路,安全隐患不小,是不是要加大管理力度?”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

这些充电线的布局可谓五花八门

有人把电线从楼上拉出以后

塞进了楼下的信箱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不仅插上电线板

还用矿泉水瓶

自制了一个防水“充电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晚上,充电的车会更多,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充电线密密麻麻,看着都有些害怕。”就在记者驻足观察时,一旁路过的居民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沪上其他小区

新能源车“飞线充电”现象

也不时冒头

例如,静安区龙馨嘉园、长宁区新泾一村、徐汇区梅陇五村、浦东新区阳栖小区均有居民反映,每到晚上,小区内都有新能源汽车“飞线充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诸多小区中,阳栖小区的“飞线”还有些特殊,电线从五六楼处下来后,先接进一个看上去比较正规的充电箱,充电头则是从充电箱中接出来的。

物业工作人员核实后告诉记者,充电箱系业主自行购买搭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搜索发现

网上有不少商家都在兜售

新能源车充电桩保护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如此冒险?

原因还是公共充电桩紧缺

这些小区居民

为何不安装正规充电桩呢?

森安苑一位正在充电的新能源车主告诉记者,小区面积有限,没有公共充电桩,去年购买新能源车时,他曾向物业申请过加装充电桩,但审批却迟迟没通过

“其实,这样接线充电速度很慢,一个小时才能充3%,得30多个小时才能充满。”据上述车主介绍,距离小区2公里远的地方有设置公共充电桩,虽说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充满,但自己必须在那干等着,十分不方便。

除了图方便以外,一名消防行业的从事者向记者透露,有市民存在一个误区——相比较易改装、易磕碰的非机动车电池,新能源车的电池安全性较高,有一部分新能源车主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在小区里“飞线充电”问题不大。

但事实上,新能源车不按规定充电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飞线充电”除了可能引发火灾外,从高层落下的电线,在小区绿化带里随意摆放的插线板,随时会产生漏电和触电事故。而车辆在夜间“飞线充电”时,一旦面临下雨下雪等突发天气,无人及时干预处置,更是增加了插座短路的概率,给充电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理陷入两难局面

事实上,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非机动车,在小区里“飞线充电”都存在着安全隐患。然而,在整治新能源车“飞线充电”时,不少小区都遇到了阻碍。

其实,针对新能源汽车能否“飞线充电”,个别地区已经明确。如《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业主、物业使用人、物业服务人等不得违规私拉电线、电缆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等充电。如违反,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而在上海,关于“飞线充电”,目前基层治理的焦点还是非机动车,上海地区关于新能源车充电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

社区管理者和居民迫切希望,上海有关部门可以加以调研,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飞线充电”乱象补上管理规定,明确管不管、如何管,给社区治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另一方面,“堵”的同时还得“疏”。不少新能源车主建议,进一步加大公共充电桩的建设进程,尤其是对老旧小区要因地制宜,挖掘合适的地方布局充电设施,解决居民新能源车的充电难题。

从"两轮"到"四轮"

旧的问题还没彻底解决

新的问题又在催生

坊友们所在的小区

是否有类似问题?

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来源:新闻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