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泽泛舟撒渔网,庄周蝴蝶共梦生,金山之上看日出,左山寺里听晨钟。”牡丹节会临近,近日,一首名为《菏泽菏泽》的歌曲,被各大新媒体平台热播,词曲恢宏大气、内涵丰富,从伏羲尧舜到“一都四乡”,每一句吟唱都包含着菏泽的悠久文化和灿烂文明,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与共情。3月26日,记者采访了该歌曲的原创作者李江涛,了解其创作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歌曲”是文旅事业发展的标配,也是推介城市最直观的方式。记者初见到音乐人李江涛时,他就开宗明义,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初衷:想让更多人了解菏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城市面貌。

李江涛祖籍河北保定,虽然不是菏泽人,但作为“菏泽女婿”,已经在这座城市扎根近30年,出于对“第二故乡”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喜好,一直酝酿要为菏泽作曲一首。“这首歌曲创作于2022年4月份,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发布以后备受好评。当时,在我个人的抖音号上首发,很快就引起家乡人刷屏,不少在外的游子产生了共鸣,纷纷点赞,播放量达到30多万。”李江涛说,“在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的三四月份,都被网友再次传唱、转发。目前,全网的播放量已经在千万以上。”

讲好菏泽故事,需要丰富的载体和手段。为准确展现菏泽形象,李江涛查阅了海量资料,又深入各县区实地考察采风,在歌词上几易其稿、反复推敲,还邀请专家团队对视频画面精益制作,通过充分挖掘全市文旅优势资源,从非遗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音乐元素相融合。虽然MV时长不到4分钟,却分4段描述了花开时节的动容场面和县区历史文化内涵,抒发了菏泽的好客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泽泛舟撒渔网”,歌曲开篇就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菏泽“伏羲桑梓,尧舜故里”的悠久历史,如此开题,意境深邃,且极具画面感。歌词是语言的艺术,《菏泽菏泽》歌词全文不足200字,却囊括了全市各县区的文化特色,比如“庄周蝴蝶”“孙膑故里”“左山寺”“伯乐识马”“单县牌坊”等,包括牡丹、戏曲、武术、书画、民间艺术等“一都四乡”相融相生彰显菏泽魅力。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作为伏羲桑梓、尧舜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更是让菏泽誉满齐鲁、闻名全国。把这些菏泽元素体现在一首歌里,难度不小。”李江涛说,“通过写这首歌,我对菏泽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也深入到各县区去实地感受,这也让我对菏泽有了新的认识,对菏泽的文化历史有了新的理解。”

如果说歌词是骨架和血肉,那么节奏和旋律就是一首歌的灵魂。李江涛一贯擅长大气恢弘、大抒怀式的歌唱风格,而这首《菏泽菏泽》不仅有大段厚重历史感的渲染,在曲调风格上更兼顾鲁西南特色,运用了大量的菏泽元素,融入了传统唢呐等多种鲁西南鼓吹乐器,节奏跌宕起伏、顿挫鲜明,让歌曲整个旋律优美动听又激昂高亢、振奋人心,听起来,不仅荣誉感、自豪感倍增,更是“鲁”味绕梁,令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中,李江涛讲述了一个小插曲。2023年4月牡丹节会期间,一位外地游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是听了《菏泽菏泽》这首歌,才萌生了到菏旅游的想法。“我了解到这事之后,很受触动,不仅是网友认可了我的作品,更有感触的是文艺作品宣传展示城市形象的意义。”李江涛说。据了解,李江涛在个人音乐创作中,一直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作品皆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比如围绕“黄河战略”创作了《我是黄河》,在抗疫期间为赞美医护人员创作了《你的样子》。

“文艺作品对城市文化形象的传播有积极作用,希望借这首歌向全国人民发出邀请,让更多外地游客了解菏泽,来菏泽游玩。就像歌曲结尾一样,‘情满花城牡丹乡,中国牡丹之都欢迎你,花开时节来相聚,中国牡丹之都欢迎你’。”李江涛说。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武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