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谁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和速度,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上风。

作为欧洲经济的传统领头羊,德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领先优势正受到来自中国的前所未有挑战。

面对"中国速度"和日益壮大的"中国制造"实力,德国的传统效率论竟然节节败退,令德国政坛上层不得不直面尴尬的现实。

那么德国为何会在自身的传统领域渐露疲态?面对来自中国的挑战,德国又将如何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速度震撼欧洲霸主

在当代世界,速度就是效率,效率就是竞争力。这个道理,德国总理朔尔茨可谓深有体会。

去年9月,朔尔茨参观纽约著名地标帝国大厦时,向导讲解这座摩天大楼的建造历时约三年。朔尔茨不无自嘲地感叹,如果让德国来建造,光是规划阶段就可能耗时三年有余。

半年后,朔尔茨又在一场讨论会上自曝尴尬。他坦言,如果拿中国城市建设的神速来比,德国审批一栋普通住宅的时间都显得慢吞吞。

这位执政党首脑语重心长,德国必须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加速",不能止步于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朔尔茨的感慨,道出了一个经济大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落后窘境。德国曾是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领跑者,如今却在"中国速度"面前黯然失色。这种巨大反差,给一度自视甚高的欧洲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事实上,早在2020年,德国媒体就开始反思:为何德国在基建领域无法追赶上"中国速度"?分析认为,审批冗长、各方抗议、能源僵局等都是德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中国几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决心。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武汉火神山医院,中国在关键时刻用行动让世界见证了建设的"神迹"。

即便是德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想要在同一领域与中国一较高下,恐怕也要仰马翘首。

然而基建只是冰山一角。在更多领域,"中国速度"的冲击力同样惊人。比如说德国向来自豪的汽车产业,如今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么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在诸多传统优势领域为何会陷入如此被动?他们又将如何应对日益壮大的"中国制造"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挣扎:拖累"欧洲火车头”

德国素有"欧洲经济火车头"之称,一度引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向前发展。然而当"中国速度"的冲击力不断扩大,这一曾经的"火车头"似乎正在陷入乏力的境地。

德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效率,正是导致其发展受阻的一大症结。德国政府内部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2020年,德国《明镜周刊》就撰文反思,德国基建项目为何频频搁浅、龃龉前行?文中列举了诸多导致德国基建效率低下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审批流程冗长复杂。基建项目从规划到实施,需经过层层审批,很多环节都需时耗年。

其二,环保人士和地方民众的激烈抗议。德国社会高度重视环保,任何涉及破坏生态的项目极易遭到强烈反对。

其三,联邦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阻碍决策。由于分权体制,中央和地方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常产生分歧,互相掣肘。

此外能源转型受阻、基建投资不足等因素也制约了德国基建的发展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中国,一个个基建"奇迹"的诞生,正是速度和效率的生动写照。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仅用4年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10天一应而建;港珠澳大桥花费短短9年。一个个数字,彰显出中国追求效率的决心。

即便同为发达国家,两国在基建领域的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德国自己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与中国同期开工的慕尼黑第二机场和柏林新机场工程,前者耗时33年才最终建成投用,后者更是屡陷停滞,至今难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效的基建进度,不啻是德国整体发展遭遇瓶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德国经济一直在放缓,甚至陷入了短暂"技术性衰退"。

有观点认为,过于繁文缭节的审批制度、环保政策的约束、难以达成一致的中央-地方关系等,都是德国经济发展乏力的重要原因。

正如德国总理朔尔茨所言,德国亟需在各领域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加速"。那么,德国能否从"中国速度"身上汲取经验?中国又将如何进一步巩固制造业领域的领先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

在不久前,中国制造业仍被视为世界工厂,提供廉价劳动力和产品。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制造正沿着一条创新之路阔步前行,日益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重要引领力量。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的代名词还是来自世界工厂的廉价商品。那个时期,中国制造正在努力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大举发展高科技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路走来,中国制造完成了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d in China"的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汽车产业或许是中国制造实力飞速提升的最佳注脚。在这个被德国车企长期垄断的领域,中国企业正凭借创新优势迅速崛起。

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行业领军企业比亚迪更是连续多年问鼎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9月,德国总理朔尔茨亲临慕尼黑国际车展,当看到参展的42%是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时,他似乎意识到了来自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严峻挑战。

毕竟,这些扬眉吐气的中国新兴车企,大多诞生不过十余年。能在短时间内追赶上甚至反超德国这样的老牌车国,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中国电动车的快速崛起,朔尔茨直言,德国汽车企业应该被这种竞争"激励"而非"被吓到"。

在会场外,他更是豪言,德国政府将出台1100亿欧元支持电动车产业发展的计划,意在与中国车企一较高下。

汽车制造仅是中国制造进军全球产业链高端的一个缩影。在诸如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中国企业同样傲视群雄。

数据显示,近年来绝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都出自中国厂家,而德国这个曾经的产业老大反成了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促使中国制造实力不断升级的,源于整个国家不懈的创新追求。从"中国制造2025"到"科技自立自强",一系列国家战略相继出台。

面对迅猛发展的中国制造实力,德国企业将何去何从?中国制造的创新力量又将把影响力扩展到哪些新兴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供应链-中国在池中放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中国和德国这两大经济体扮演着舞台中央的角色。二者紧密的贸易投资关系,已然成为维系全球产业链运转的重要纽带。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连续第7年蝉联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

到2023年前11个月,中德双边贸易额已达1895.5亿美元。其中,德国对华出口919.6亿美元,进口975.9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组数字充分说明,中德两国经济发展存在高度相互依赖性。德国凭借其先进制造业优势,依赖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拓展出口;而中国在进口德国资本、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德国这个传统强国作为出海的重要立足点。

事实上,不论是德资企业在华扩张,还是中企在德投资布局,双方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精心布局。

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资企业在欧投资的热土。截至2021年底,德国累计吸引中国投资超过270亿欧元,成为中企在欧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德企在华也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已有超过8000家德资企业在华设立机构,投资金额超过860亿欧元,几乎覆盖了德国各个行业和领域。

当前,德资企业正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绿色制造等领域在华加大布局,抢占中国产业升级的巨大市场。

对于中德双方来说,如何顺利维系现有的产业链联姻,实现共赢发展,是一大考量。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虚浮的地缘政治阴霾不应阻碍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诉求。终归是相互需求,双方都应摒弃偏见与成见,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下,共同推动全球供应链的顺畅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德国作为传统的制造强国,如何顺应历史大潮,抓住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机遇?如不把握,又将何去何从?

在中德两国加快推进新一轮全方位互利合作之时,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将日渐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停滞还是接力?新征程前路在何方?

面对"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冲击,德国这个曾经的"欧洲火车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方面,低效率的基建审批制度、僵化的环保政策、中央地方博弈等,都成为了德国发展之路的绊脚石;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创新力量在诸多新兴领域劈头盖脸而来,迫使德国在自己的传统强项上节节败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几何时,德国凭借先进的制造业和工业体系,引领着整个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今天的现实是,德国在面对高度活跃的"中国制造"时,却显得无从下手。

无论是汽车、太阳能电池,还是5G技术等诸多领域,德国企业的垄断地位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种由衷的忧虑,不难从德国政要的言辞中感受到。去年德国总理朔尔茨接连对中国在城市建设、新能源等领域的进步直呼佩服,并为德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落后而自叹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引以为傲的德国效率,如今也黯然失色。数据显示,去年德国经济陷入短暂的"技术性衰退"。

一些德国智库指出,低效的审批制度和环保政策执行过于严苛,是导致德国发展遭遇瓶颈的重要因素。

对此,德国似乎直面了自身的局限。朔尔茨多次呼吁,德国必须"令人难以置信地加速"发展步伐,不能止步不前、固步自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那么德国是否应当学习借鉴中国高效追求速度的经验?面对"中国制造"的挑战,德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

在当下,中德两国无疑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上的不可或缺地位已成定局,而德国传统的制造业优势仍未消失。

在新的发展时代,二者能否相互借鉴、相互促进,达成合力?只有携手共进、相互理解、坦诚相待,中德两国才有可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上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