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我国对明十三陵的定陵进行挖掘,发掘过程中遭遇技术不足和文物保存问题,导致大量文物受损。定陵挖掘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的悲怆事件,提醒考古工作者在技术不足时不可随意发掘帝王陵墓。现今,我国文物保存技术已有进步,但仍需谨慎对待陵墓发掘。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对明十三陵的定陵进行挖掘。在挖掘过程中曲折坎坷,更是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定陵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进行授权的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当初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陵中殿)

一、长陵还是定陵?

1955年,一封关于发掘长陵的请示报告上书给了国务院,希望能够对明成祖朱棣的陵墓进行发掘。发起请示的人分别有郭沫若、吴晗等人。吴晗作为专修明史的人,这似乎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对明十三陵进行发掘。

然而这则消息一出来,就遭到了考古界的反对。时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以及考古所副所长夏鼐都表示反对,甚至两人还劝说吴晗,让他别那么着急发掘。

要知道皇陵不同于一般的王侯将相陵墓,皇陵所负担的历史、文物价值是极高的,而吴晗一上来就要挖朱棣的皇陵,不可不仔细。尤其是文物专家的反对,因为我国当时的考古发掘技术有限制,专业能力也不够强,甚至是专业人员都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示)

双方各执一词,最终只好让国务院定夺。当时周总理在得知此事之后,最终他的批复是“原则同意。”于是发掘朱棣的长陵则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很快一系列的工作队成立。

然而发掘长陵毕竟没经验,想当初孙殿英对清东陵一通乱挖,于是在经过一系列挫折之后,他们想到了“试掘”,也就是说先找个陵墓来练手,在经过考察后,考古专家选择了明万历皇帝的定陵,且很快发现了定陵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