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星基金经理效应往往会令基金公司陷入“规模陷阱”:因为市场风格是轮动的,没有哪个基金经理能够连续踩中市场风口,一旦赛道退潮,基金公司就会陷入规模和业绩的两难境地。

3月27日,信达证券(601059.SH)发布了2023年年报,同时披露其控股子公司信达澳亚基金2023年的业绩情况。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信达澳亚基金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37亿元、净利润1.74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27%和-18.31%。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信达澳亚基金管理规模953.15亿元,相比2022年增加58.68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达澳亚基金2022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高达53.01%和341.9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信达证券年报、iFind截至2024/3/27)

机构之家研究发现,信达澳亚基金年报业绩全面下滑的背后,是明星基金经理业绩的陨落诱发了权益类产品的规模缩水。

一、投资老将翻车,业绩亏损垫底

公开资料显示,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目前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4%,康联首域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康联首域集团有限公司于1958年6月在澳大利亚成立,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信达澳亚基金近两年在管理规模上一直稳步上升,2021年至2023年管理规模分别为809.7亿元,894.47亿元和953.15亿元。从产品结构上看,截至2024年3月27日,信达澳亚基金的债券型基金产品规模为394.85亿元,占比41.43%;混合型基金产品规模为334.54亿元,占比35.1%;股票型基金产品规模为103.7亿元,占比10.88%;货币型基金产品规模为117.14亿元,占比12.29%。从排名上看,权益类产品的管理规模相对靠前,公司的股债规模相对平衡,产品发展更偏向于权益类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3/27)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信达澳亚基金目前旗下混合型产品87只(不合并A,C份额),其中成立超过两年的基金数量为46只,占比53%,满一年的基金产品数量为61只,占比70%,26只产品的成立时间不满一年。机构之家经过梳理发现,成立时间超过两年的产品中,信达澳亚的混合型产品累计收益率全部为负,平均累计收益率为-27.11%。其中,亏损幅度超过30%的基金产品17只,占比37%;亏损幅度超过40%的基金产品8只。信澳产业升级混合基金累计收益率为-49.14%,亏损幅度近50%。信澳中小盘混合基金累计收益率为-48.25%,信澳产业优选一年持有混合产品累计收益率为-47.31%,信澳成长精选混合产品累计收益率为-46.45%,信澳智远三年持有期混合产品累计收益率为-40.4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3/27)

从排名上看,成立满两年的基金产品近五成的基金产品同类排名处于底部。值得注意的是,累计收益率亏损最大的6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同为曾国富一人管理。

公开资料显示,曾国富,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1994年至2005年历任深圳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经理,大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业务董事、内部审核委员会委员,平安证券资本市场事业部业务总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分析师。2006年9月加入信达澳亚基金,历任高级分析师、投资副总监、投资研究部股票部总经理、研究副总监、研究总监、公募投资总部副总监、权益投资总部副总监。

作为服务于信达澳亚基金18年的老将,曾国富的投资业绩遭遇了大型翻车现场。亏损最多的一只产品是信澳产业升级混合基金产品,截至2024年3月27日,该产品的单位净值仅为1.383。该产品成立于2011年6月,成立已有近13年时间。

该产品也曾经历一段时间的高光时刻,iFind数据显示,2021年9月,该产品的复权净值最高至5.98,之后净值一路走低,2024年2月,该产品的复权净值最低至1.6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3/27)

2023年信澳产业升级混合基金四季报显示,信澳产业升级混合基金产品的持仓大多集中在电子、汽车、机械设备领域等相关制造行业,且基本以中型市值的上市公司为主。

机构之家经过进一步梳理发现,曾国富在管的其他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高度重合,基金经理策略复制的问题严重,相关产品净值相关性高。

市场是用脚投票的,随着净值的不断下跌,信澳产业升级混合基金的管理规模也是一路走低,该产品成立时的管理规模为8.36亿元,随后规模一路下跌,目前的管理规模仅为2.54亿元。

二、明星基金经理挑大梁,赛道型产品业绩遭遇滑铁卢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冯明远目前在管普通股票型产品1只,规模为80.11亿元。混合型产品5只,合计规模77.95亿元,总管理规模为158.06亿元,占信达澳亚权益类产品规模的近四成,是信达澳亚基金权益类产品的“灵魂人物”,而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近年来也遭遇了投资上的滑铁卢。

公开资料显示,冯明远为浙江大学工学硕士,曾于2010年担任平安证券研究员,2014加入信达澳亚基金担任研究员,2016年开始担任信达澳亚基金经理,现任信达澳亚基金副总经理。信达澳亚的整体业绩不佳,金融市场的风格变化是一方面,一直以来对于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也是症结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3月27日,沪深300指数近两年收益率为-17.7%。然而,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冯明远在管的六只产品,近两年来的累计收益率跌幅全部超过30%、大幅跑输沪深300,同类基金排名亦垫底,业绩可谓是全面崩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4/3/27)

机构之家经过进一步梳理发现,2023年的四季度持仓中,冯明远所管理的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基本集中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且重合度很高。从持仓特点上看,冯明远持股较多,偏好中小盘,可以说,冯明远是典型的赛道选手,旗下产品投资策略一致性高。

赛道行情在过去几年轮番上演,但市场是变化的,过度追求赛道一段时间的盈利曲线会出类拔萃,同时也会带来净值曲线的大幅波动起伏。近年来,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赛道板块的大幅回调,成为了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跌落谷底的导火索,而冯明远就是其中的一员。

赛道板块的波动起伏,也体现在冯明远所管理的产品曲线上。iFind数据显示,冯明远在管的产品自成立以来经历了大幅度的回撤,其中信澳领先智选混合基金最大回撤高达61.51%,其余大部分产品的最大回撤都超过50%。

明星基金经理业绩的陨落成为了信达澳亚权益类产品规模缩水的诱发因素。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信达澳亚的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管理规模合计为647.07亿元,彼时债券型产品规模仅为44.82亿元。截至2023年12月,信达澳亚的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规模合计为438.25亿元,下降208.82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过度依赖赛道型基金经理,这种投资风格在一定时期迎合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长期来看,市场是动态变化的,一旦赛道回调,基金公司的规模和业绩或面临被反噬的局面。

三、“去明星化”之路道阻且长

冯明远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管理规模从百亿达到最高时期的四百亿规模,在管产品一度达到监管所规定的基金经理管理数量十只上限,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严重。自2023年1月起,冯明远接连卸任了信澳匠心甄选两年持有、信澳先进智造、信澳星奕、信澳科技创新一年定开等4只基金产品。而接管这4只产品的基金经理任职年限都较短,从业时间最短的基金经理是吴凯,从业时间仅为0.38年。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信达澳亚基金共有32名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为2.51年,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基金从业经验相对不足,信达澳亚的“去明星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信达澳亚的投资老将显然已经在赛道回调的浪潮下逐渐失去投资者的信任,未来新能源赛道的崛起还是未知数。押注赛道型选手,“一拖多”可以实现管理规模的扩大,公募基金公司因此获得更多的管理费和收益,但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光环也会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