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2024年越秀区科技产业和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越秀硅巷”创新街区启动仪式在花果山小镇草莓V视园区召开,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越秀区各街道及部分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共谋产业发展,共商未来大计。会上发布了“越秀硅巷创新街区LOGO、白皮书和创新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年国内创新街区探索下,越秀区成为科技部选定的11个创新街区建设试点城市(区)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区。“越秀硅巷”创新街区按照“控物业、选专业、定产业、招企业”发展路径,推动旧空间业态升级,带动老城区创新发展。

会上,越秀区创新街区联盟成立,联盟由龙头企业、招商机构、运营主体、服务平台、投资机构、关联商协会等自愿组成,通过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政企互助合作,促进更多创新街区项目落地见效。

越秀区按照全区统筹规划、一街一特色、重点项目试点推进的原则,布局科技赋能、生命健康、时尚文化、国际商贸等4大产业主题片区,高质量打造19个重点项目。

建设“越秀硅巷”创新街区,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既是越秀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越秀区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创新举措。

4大产业主题片区、19个重点项目如何划分?

科技赋能创新街区:

立足越秀区特色创新资源引领,谋划围绕7条街道28个重点载体,重点发展人工智能、4K/8K超高清视频、智慧城市、信息技术等细分产业方向,打造黄花岗数字经济创新街区(黄花岗街)、花果山视频文创基地(流花街、登峰街)、环流花湖数字音乐产业基地(六榕街)、环市东智慧城市创新带(建设街)、星之光数字体育示范基地(白云街)、小北青年创想街区(洪桥街)等6个项目;

生命健康创新街区:

发挥越秀区生命健康医疗资源集聚优势,谋划围绕7条街道22个重点载体,重点发展CRO临床试验、医药研发、医药供应链、医疗健康服务等细分产业方向,打造东山口精准医疗产业创新带(农林街、大东街、东山街)、大德路中医康养创新街区(人民街、光塔街)、区庄CRO产业创新街区(黄花岗街、华乐街)、农林下路产学研基地(农林街)等4个项目;

国际商贸创新街区:

发挥越秀区“千年商都”的商贸文化传承优势,谋划围绕3个街道14个重点载体,重点发展时尚消费、普惠金融、金融创投、展示体验、餐饮娱乐等细分产业方向,打造惠福西半导体国际展贸基地(光塔街)、沿江路广州民间金融街(人民街)、广园西跨界融合时尚消费带(矿泉街)等3个项目;

时尚文化创新街区:

发挥越秀区“广府文化源地”历史文化底蕴优势,谋划围绕7条街道48个重点载体,重点发展岭南文化、红色文化、传媒影视、时尚潮流等细分产业方向,打造陵园西高端定制体验创新街区(大塘街)、北京路历史文化示范区(北京街)、东山印象时尚潮流产业带(东山街、大东街)、广州大道文化传媒高地(梅花村街)、团一大广场红色文化体验街区(珠光街)、华侨新村科技文创soho社区(华乐街)等6个项目。未来,按照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导向、市场需求与主体意愿,创新街区的创建工作将持续动态调整,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打造高质量产业载体吸引集聚更多优质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到,“越秀硅巷”创新街区发展路径是“控物业、选专业、定产业、招企业”。

“控物业”指梳理管控一批闲置、低效、有提质增效潜力的物业及土地,为创新街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载体;“选专业”指联动第三方专业机构、龙头企业、招商机构、运营主体、服务平台、投资机构、商协会等共同参与,合力推动创新街区建设;“定产业”指围绕越秀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等顶层设计,确定项目定位、产业主题,倒逼物业改造升级;“招企业”指通过“控物业、选专业、定产业”筑巢引凤,聚焦越秀区10条现代产业链,开展招商对接活动,为越秀高质量发展聚势蓄能。

南方+记者马艺天冯艳丹

[作者]马艺天;冯艳丹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