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教育何为?这是教育系统必须思考和回答的时代课题。”在今年广东“新春第一会”上,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话语掷地有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国家发展的要求。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就对2023年的广东教育发展,有重点着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提质工程,办好乡镇‘三所学校’和县域高中,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超6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超30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超5万个,平稳完成义务教育招生365万人、创近年新高。”

新的一年,省委以2024年1号文发布了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突显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强决心。

今明年将新增公办学位义务教育80万个

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未来一年的教育工作应如何擘画?广东抓住了三大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质生产力、“百千万工程”。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广东“新春第一会”结束没多久,广东教育也迎来新春首个重要会议——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

大会聚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其中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聚焦问题、直面短板,加快推进解决广东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把基础教育搞扎实,为教育强省建设积蓄后劲。

大力度推进“双创”工作,着力办好“三所学校”和县域高中,推动“三段二类”教育协调发展……从今年的教育重点工作中不难看出,广东将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校际互补、群体共享的教育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还将在去年全省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61万个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公办优质学位建设,今明两年将新增公办学位学前教育13万个、义务教育80万个、普通高中13万个。

加快培养各类战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

新质生产力,新在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而教育,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

事实上,广东教育系统一直坚持快马加鞭、“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据透露,今年广东安排43.5亿元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冲补强”,争取新增3-4所优质本科高校、1-2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3-4所硕士学位授权高校。同时,深入实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长基计划”,加快培养集成电路、工业软件、涉外法治等各类战略人才、急需紧缺人才,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

此外,力争新增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0个左右、转化创新成果2000项以上;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培育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79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设立,吸引集聚更多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

构筑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底座,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广东在奋进。

组织第二批高校与52个涉农区结对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责、价值所在。

去年,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和“双百行动”,推进首批82家高校院所与57个县(市)结对共建,形成800多项合作清单,服务支撑“百千万工程”有力有效。

今年,广东将推进首批82家高校院所结对共建的57个县(市),各打造1个以上共建项目示范样板,组织第二批高校与52个涉农区结对,助力乡村布局规划、打造美丽圩镇、提升乡村风貌,加强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培训和决策咨询服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应地方所需、尽教育所能,共同绘就“百千万工程”的壮美画卷,广东在前行。

文:孙小鹏

制版:刘卫华 董淑云 肖美连 黄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