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仕道君

古代有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语,被流传了下来,即便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也能侃侃而谈。

而说起夫妻,有句俗语,大家一定耳熟能详,那就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这句话源于唐代僧人道世的《法苑珠林》:“有人耕田,被蛇咬而死,其妇对人曰:‘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等夫妇,亦复如是。’”

元朝无名氏在《冯玉兰》第二折中亦有云:“正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我只能保自己性命,保不得你了。”

这句流传千古的“老话”,确实反映了历朝历代以及现实生活中,那些不能同甘共苦、情浅义薄的夫妻们的本来面目。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一千年的修行才会让一对异性喜结良缘、同床共枕,然而面对遽然降临的灾难时,夫妻们依然会抛弃对方,各自逃命。

那么,对于那些在政治上结缘的人来说,当大难来临之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恐怕不仅仅是各自逃命的问题,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还会把对方作为自己戴罪立功的秘密武器的。

3月26日,因受贿1.08亿的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周建琨,被判处无期徒刑。

按惯例,亿元贪官最起码是死缓,周建琨为何是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据司法机关透露,周建琨检举他人犯罪有重大立功表现,具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的情节,对其可依法从轻处罚。

在他落马后,有知情人士称,周建琨是在上班时间从办公楼里被直接带走的。

能够被周建琨成功检举的,一定和他熟悉,老同事或者小圈子里的人,知道其犯罪线索,甚至是同案犯,一起分过赃。

那么,周建琨到底检举了谁,或者干脆就是谁们?

公开消息中没说。但似乎可以根据时间节点,从中纪委官网中的“审查调查”中找到蛛丝马迹。

周建琨是2022年11月27日官宣落马的,在其之后,贵州共有3名高官落马:

2023年3月27日,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再勇被查;

2023年8月28日,贵州省委原书记孙志刚被查;

2024年3月25日,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陈晏被查。

李再勇和陈晏,和周建琨都在省政协领导班子里共过事,也算知根知底。

实际上,周建琨和孙志刚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同为河南老乡,周是河南叶县人,孙是河南荥阳人。而在贵州政坛,一直有“河南帮”的说法。

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被称为“霸道书记”的周建琨吧。

曾任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就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小癖好,那就是鸡汤只喝母鸡汤,看到公鸡汤就大发雷霆。

有次下乡调研,乡镇给他炖了盆鸡汤,周建琨问是母鸡还是公鸡,当得知是老公鸡汤时,他当场发飙:“鸡汤要用小母鸡炖。你们居然用老公鸡来炖汤,真是没有见识。连生活都研究不好,怎么能研究好工作呢?”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从此书记只喝母鸡汤在毕节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为了保证让周书记能喝到满意的母鸡汤,他走到哪个乡镇,县里就把机关事务局的厨师和服务员提前派到那里,乔装成食堂工人提供精心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建琨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霸道,对手下人呼来斥去,肆意责骂,一点面子都不留,一点尊重都不给。对待开会迟到的下属,一律罚站,甚至连副市长也不例外。

慑于权威,他在任上时部属敢怒不敢言,待其落马后则放炮庆祝。

看到以上这些,如果认为周建琨只是个吃货、作风有点霸道,那就大错特错了。

官方通报披露,周建琨大搞“七个有之”,丧失人民立场、弃守职责使命,热衷“打卡式”“作秀式”调研,醉心舆论造势、大肆买官卖官,大搞权色交易、道德败坏,大搞权力寻租、家族式腐败,真可谓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就是这样一个风评极差的人渣、官渣,为什么能从安顺到毕节当了8年市委书记,为什么能在市委书记任上得到重用,提拔兼任省政协副主席一职?

有人说,他以老乡身份攀上了时任省政协主席王富玉这个高枝,没有王富玉罩着,周建琨既不敢如此嚣张,也不会步步高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1月,敛财高达4.5亿的王富玉,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王富玉是河南唐河人,和周建琨的关系应该很密切。但一个二线的政协主席,真有能量把一个正厅级干部运作提拔为省部级干部吗?

周建琨的背后,应该还有人。

这个人,十有八九就是同为河南老乡、时任贵州省长并在其后不久就升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孙志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贵州的“河南帮”里,前期的老大是王富玉,后期的老大无疑是更有权力的孙志刚。

所以,“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周建琨,其咬出的“大鱼”,最有可能的就是“封疆大吏”孙志刚。

还有一位贵州的“河南老乡”也值得一提,他就是原茅台董事长高卫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官方通报,高卫东大搞权色交易、钱色交易;道德败坏,生活极度腐化,长期沉溺赌博、多次嫖娼。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道德败坏、劣迹斑斑的色鬼恶棍,却仕途坦荡、坐火箭般迅速升迁。原因何在?

“搞政治攀附”,官方通报中的这5个字,似乎揭开了谜底。

高卫东落马后,坊间有传言,他是贵州省原政协主席王富玉的干儿子。

王富玉出生于1952年,高卫东出生于1972年,整整相差20岁。从年龄上来说,干爹、干儿子关系完全成立。

两人都是河南人,而且都是河南南阳人。王富玉出生于南阳唐河,高卫东出生于南阳邓州。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同在偏远的贵州工作,老乡关系极易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从而成为“利益共同体”。

2004年到2018年,王富玉历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而从此以后,高卫东也进入仕途快车道, 40岁升副厅,45岁升正厅, 5年多换了3个岗位。

但王富玉在2018年1月就正式退休了,其后高卫东却依然春风得意,不仅升任贵州省交通厅厅长,还在2020年3月成为千亿茅台掌门人。

高卫东之所以“后劲十足”,十有八九与另一位“河南老乡”、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有关。

有个词叫“有恃无恐”,高卫东的腐化堕落,与其背后的靠山应该大有关系。或许对他来说,成也“河南帮”,败也“河南帮”。

一名官员攀附的如果是“病树”“毒树”,难免“树倒猢狲亡”的下场。

如果其依仗的“靠山”是腐败领导,“靠山”就会变成“冰山”“火山”。

对“小圈子”抱有依赖心理,将其视为“保护伞”“避风港”,只会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愈走愈远,从违纪走向违法,从“小贪”沦为“巨蠹”。

周建琨、高卫东的“腐败成长史”,就是明证、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