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下方音频,让耳朵“感受”力学

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用“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来形容我们眼睛的清澈和明亮。我们通过眼睛认识和感知世界,近视却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视觉功能,而且影响我们自身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眼镜族”呈现低龄化趋势。2020年6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我国首部眼健康白皮书《中国眼健康白皮书》,其中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总体发生率为53.6%,大学生近视总体发生率超90%。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镜就是心灵的窗帘,近视手术成了扯下这道帘幕唯一的方式。那么,我们常常听说的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是怎么让近视“飞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人为什么会近视?

在了解“全飞秒”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近视的原理。我们的眼睛就像一部相机,眼睛的整个透明介质包括角膜、晶体、玻璃体加在一起相当于镜头,视网膜相当于底片。在正常情况下,平行的光线从外面照进来,经过晶状体这些屈光介质的折射以后会落在视网膜上成像,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但近视患者因为长期看近物,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不能及时收回来,这就导致眼睛的屈光力提高。当我们看东西的时候,像就不能落在正确的位置,导致模糊看不清,这就是近视形成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视形成的原因

近视手术的原理

近视手术按照实施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眼内手术和角膜手术。眼内手术,即眼内屈光手术(ICL),主要针对高度近视患者。这种方法是在眼内植入矫正镜片,这种手术方式是可逆的,也就是说,眼内的矫正镜片可以取出或进行更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内屈光类似于放置像隐形眼镜一样的晶体

而我们这里提到的全飞秒激光手术则属于角膜屈光手术,这种手术在眼球表面进行,也就是在角膜上,运用激光能量消融或切割角膜,根据需要矫正的近视度数,切削掉或取出一定厚度的角膜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飞秒激光手术

什么是“全飞秒”?它的原理是怎样的?

所谓飞秒,就是毫微微秒,1飞秒=1秒的一千万分之一,“全飞秒”手术因仅需23秒即可完成一只眼睛的矫正,全程无刀而得名。

全飞秒激光的手术原理是采用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啁啾脉冲放大”的飞秒激光技术的一种微小切口透镜取出术。利用飞秒激光能在超微空间精确聚焦的特点,按照患者术前检查的数据,用飞秒激光个性化制作一个相应厚度的角膜基质透镜和一个微小角膜切口,再通过微小的角膜切口将制作好的角膜基质透镜取出取出角膜基质透镜以后,角膜的屈光力得到了精确的重塑,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飞秒”和“半飞秒”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半飞秒”激光手术,就是由飞秒激光设备制作掀开式角膜瓣,再用准分子激光以“消融”的方式进行角膜切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飞秒”激光手术

而“全飞秒”激光手术,则无需制作角膜瓣,而是通过两次启动飞秒激光扫描制作微透镜,并在角膜上方切出一个2-4毫米的浅层小切口,取出切削后的微透镜,从而达到改变角膜屈光度矫正视力的目的。需要注意,“全飞秒”虽然恢复较快也较安全,但不适合角膜过薄的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飞秒”激光手术

做了全飞秒会再次近视吗?

有的机灵鬼就在想了,既然做一个手术就能恢复视力,那平时电视、手机、电脑岂不是可以随便看了?反正手术一做,视力恢复。又可以愉快地放肆玩手机啦!

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近视手术对于年龄也有要求,通常建议在18~45岁之间。这是因为超过45岁,眼睛就开始迈入“老花”的进程。这个时候如果通过手术完全矫正近视度数,术后老花眼症状很可能会提前,或者变得更明显;如果为减轻老花眼症状而保留一点度数,又容易出现看远不够清晰的情况,总之比较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而对于未成年来说,近视手术只能做掉当前的度数,成年人近视度数较为稳定,而未成年人的度数很可能还不太稳定,需要等到成年后、连续两年度数变动不大时再说,暂时不建议接受近视手术。除了年龄段之外的近视患者以外,两年内每年近视度数超过50度的成年人,也建议度数稳定后再考虑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避免不良用眼习惯

由此看来,好好爱护我们的眼睛仍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参考文献

[1]https://mp.weixin.qq.com/s/5KccLJnN4Wine3dVhiFE8Q

[2]https://mp.weixin.qq.com/s/vvOpR9pYHLDKwJbG_Kr-xw

[3]https://mp.weixin.qq.com/s/ZV_kswvbrIVMF5WaQPdq-g

[4]https://mp.weixin.qq.com/s/6oFt1eNzdNWhEoVKKAeedQ

图片源自于网络,仅供科普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力学科普

力学科普公众号是中国力学学会旗下的科普公众账号,发布相关的科普新闻及竞赛消息,推荐科技方面最新动态和科普相关信息,致力于让公众走进科学,了解力学,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如果你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及投稿事宜请联系:liujy@cstam.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