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西藏自治区墨脱公路通车的次年,当地群众听闻县上请来一位医术高超的“门巴族老大夫”,十里八乡的人们慕名求诊,甚至有骑马骑驴赶来的。

这位“门巴族老大夫”就是吴天一。墨脱通车后,他赴实地开展高原病调查,还很快学会用门巴语交流,以至被群众误以为是门巴族的大夫。

了解吴天一的人,都惊叹于他的语言才华:出生在塔吉克族家庭,读书时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大学修过俄语,到青海工作后自学成为“藏语通”,如今英语也不在话下。

上世纪80年代,吴天一曾主持一场大型田野调查,历时数年,到过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乡镇牧村,收集到大量的临床资料,最终提出藏族已获得“最佳高原适应性”的论点,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作出了科学系统研究,影响深远。

田野调查时,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艰辛相比,吴天一更关注工作怎样得到藏族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过去由于文化差异,牧民们忌讳抽血化验,可吴天一有办法:穿戴上毡帽、皮袄、马靴,地道的藏语一出口,牧民就亲热地拉他坐进了帐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用娴熟的藏语沟通,得益于吴天一日积月累打下的底子。早在1958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的他就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奔赴青海支援西北建设,初到高原就开始自学藏语,后又长期坚持练习。

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 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我们没有辜负这身白大褂,换来了藏族群众对科研的理解支持。”吴天一的论文,写在雪山草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高原生理专家组组长,吴天一曾数次带队奔波于青藏铁路沿线,研究确定了一整套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推动工程全线配置了17个制氧站、25个高压氧舱。5年里,14万人的筑路大军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连续高强度作业,没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被誉为“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14万人,当时人手一本高原病防护手册。手册上“吴天一”的名字,犹如天路上“生命的保护神”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年逾古稀的吴天一请缨带领医疗队直奔灾区,奋战了整整7天。

扎根高原、悬壶济世,吴天一并未独行——1958年,他和同为医生的妻子携手奔赴青海,这一待已是六十三载。在二老的以身作则、家风熏陶下,女儿、外孙选择在西宁扎下了根,一家三代四人都在高原上从医。

2021年春天,吴天一欣然应邀到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了开学第一课。面对台下“00后”学子们的青春面庞,这位“80后”老人坚持站着讲演。讲稿是他自己写的,结束语为:“青藏人民正展开双臂迎接你,你的事业就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更深沉的爱,才有更磅礴的力。就在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带着心脏起搏器的老人能停下脚步、歇一歇的时候,他的行程早已排满——川藏铁路建设正在推进,这个曾经成为14万“天路大军保护神”的医者,将再次出征……

山高水长,高原大地,印着吴天一的足迹。但年近九旬的他心里还有一团热情渴望爆发、渴望奔涌,渴望将这份光与热奉献给祖国。

珍惜荣誉,再立新功。”说完,老人笑着朝实验室走去。骨折处的钢板还在,左腿迈步时稍显吃力。可雷厉风行了一辈子的吴天一怎么会在意这些,不一会儿,白大褂就消失在楼道的拐角处。

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任凭岁月变迁,吴老的赤子心依然滚烫……

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联盟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新声网络文化工作室

联合出品

部分素材来源于央广网

编辑:郑泽钰

一审一校:杨畅

二审二校:张浩

三审三校:孙东 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