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中,蜀汉虽然在整体实力上不如曹魏和东吴。不过,蜀汉一开始也是人才济济,甚至具备问鼎天下的资格。不过,到了蜀汉后期,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实在无人可用,闹出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笑话,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蜀国人才凋零而造成的,那么蜀汉因为内斗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呢,实在是多到让人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攻打益州牧刘璋时,刘封与诸葛亮等人沿江进入蜀地。益州平定后,刘封被任命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封与孟达会攻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太守申耽投降,刘封被提升为副军将军。

不过,当关羽攻打樊城和襄阳(今湖北襄樊)时,刘封与孟达拒绝支援关羽。等到关羽败亡,刘封被刘备所怨恨。又因为他侵犯欺凌孟达,导致孟达投降魏国。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国征南将军夏侯尚等人前来攻打,申耽投降魏国,刘封逃回成都。诸葛亮认为他刚勇难制,劝刘备趁机除掉他,于是他被命令自杀。

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封的存在,无疑会对太子刘禅造成一定的威胁,这是诸葛亮建议除掉他的重要原因。而且,刘封又有不救援关羽、欺凌孟达的问题,这导致其最终死于蜀汉的内斗之中。当然,对于蜀汉来说,刘封这位猛将自尽也是一大损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孟达

孟达自幼精明强悍,有胆有识,精通文史。其自幼入蜀,初为益州牧刘璋部下战将。后投靠刘备,入四川时,任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孟达奉刘备之命,从湖北秭归县北上攻打房陵,占据房陵。后因惧怕不救关羽之罪,又恨刘备义子刘封欺凌自己,遂于延康元年(220年)率部四千多家归降曹魏

孟达的离开,同样是蜀汉的一大损失。后来,魏明帝在位时,孟达又打算重新回到蜀汉。不过,因为计划泄露,孟达最终被司马懿斩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魏延

魏延初率部曲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升任牙门将军。刘备称汉中王,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镇守汉中。蜀汉建立后升为镇北将军,封爵都亭侯。此后跟随诸葛亮北伐曹魏,建兴八年(230年),魏延率军大破魏将郭淮、费瑶。建兴九年(231年),魏延率军大败魏军,获得甲首三千级。

到了这个时候,魏延俨然是诸葛亮麾下的头号武将。不过,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魏延不愿受长史杨仪约束,在退军途中烧绝栈道,反攻杨仪,却因部属离心而落败,最终被杀,并被灭族。诚然,魏延的性格有些问题,但是,魏延对蜀汉绝对是忠心耿耿的,也即他被杀实在太冤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杨仪

杨仪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刘备任命其为左将军兵曹掾,拔为尚书。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署府事,先后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及入驻汉中。建兴八年(230年),升迁丞相长史。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杨仪率军返回汉中,后诛灭魏延三族。建兴十三年(235年),杨仪因多出怨言,遭费祎告发,被朝廷废为庶民,流放至汉嘉郡。在蜀汉的内斗中,杨仪和魏延一样,都成为了输家。于是,杨仪被流放后,又上书诽谤朝廷,后被下狱,最终自尽于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李严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

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

自此之后,李严虽然没有被杀,却彻底告别了蜀汉的朝堂。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杨戏

杨戏早期担任督军从事、相府主簿。受到大将军蒋琬的器重,历任护军、监军、建宁梓潼二郡太守、射声校尉。杨戏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酒后对姜维有傲弄之言,坐罪罢免。因为得罪姜维,杨戏这位人才也无法继续为蜀汉效力了。景耀四年(261年),杨戏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