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在海南岛以东、西沙群岛以北的海面上,三艘中国海军051型驱逐舰,正在惊涛骇浪中高速穿行。这是一场海军组织的测试:三艘由大连,广州和上海三个造船厂生产的051首制舰,被集中在这片水深450米,最高海浪达6米的海域内进行考核。

三艘舷号分别是105、160和131的驱逐舰,按照要求以不同航速、不同角度顶着风浪航行。最终都做到了以28节的速度在巨浪中稳定航行半小时以上,全程没有出现埋首和螺旋桨出水的情况,舰上各项机械设备也都工作正常。

这次试验,标志着051型驱逐舰的性能终于达到设计要求。这时,距这型驱逐舰首舰服役,已经过去整整四年。

前几篇关于051的系列文章中,我们讲了051从立项建造到设备研制的艰辛过程,从这篇文章开始,内容将会雨过天晴!

随着改革开放后全社会的欣欣向荣,我国导弹、雷达和电子设备全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为051的改进提供了物质基础。051从此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期,逐步开始进行现代化改装,并圆满完成了几次重大任务。

从70年代起到90年代初,051一共建造了17艘,完成服役16艘。这17艘舰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批次,分别是首批基本型7艘、第二批定型6艘、指挥型2艘以及改进型2艘。

我画了一张谱系图,从这张图里可以清晰地看出这17艘舰的分布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批完成建造的7艘舰,被称为基本型。

从1971年到1976年,大连造船厂一共完成了三艘051的建造,分别是105、106和107,入列北海舰队。三艘舰中,105和106作为最早完工的两艘,带有摸索和实验的性质。

其中105济南号,也就是更改舷号前的223号,更是承担了大量试验任务。它在服役的前10年,总航程达到52000海里,一共完成2000多项装备的测试和定型。

上篇文章我们说过,051特别强调高速性能,它的动力系统也是定型最早、最顺利的分系统,但在定型后也还在不断地磨合和改进。

比如105和106在试航时,都遇到锅炉运行效率不足的问题,速度最高只能跑到36.5节。

后来,在上海中华造船厂建造131舰时,701所和杭州汽轮机厂,协助造船厂对锅炉系统进行优化,不但让油耗更低,还在试航时跑出了37.95节的高速。随后105舰也移植了上述改装,速度同样可以跑到38节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00多吨的大船能以每小时70多公里的速度在海面上飞奔,还是很有冲击力的。高航速,也的确是051的最大亮点。

到了大连造船厂建造第三艘107银川舰时,工厂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各项加工工艺也趋于稳定,因此107舰的施工速度不但更快,动力系统中蒸汽管路的工艺也更好,并成为标准。

可以说,直到107舰建造时,051的建造才真正成熟。后续舰都以107为基准,开始批量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