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库尔斯克以南阿托普斯特尔地区的德军阵地突然遭到苏军猛烈的火力袭击。伴随着类似吹哨子一样的声音,阵地上响起巨大的爆炸声,而且爆炸后留下的弹坑深达两米,德军见状立即拉响了空袭警报。

其实这是苏军的一次炮击而并非空袭,落地爆炸的是一种正在测试的新型重迫击炮发射的炮弹,因为炮弹尾部安装了用来稳定炮弹飞行姿态的尾翼,所以落地前的声音和航空炸弹有点像。

这种迫击炮口径达160毫米,一发落地就能炸出深2米,直径超过五米的大型弹坑,看起来也酷似飞机投下的航弹,因此德军误以为遭到了空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迫击炮”这个词(是这个中文词汇,并不是指这种武器)诞生于1904年5月,当时日军工兵开发出了一种原始的曲射武器,命名为“迫击炮”,并参加了日俄战争。后来我们在翻译英文mortar这个词时,借鉴使用了日本汉字词汇迫击炮,并沿用至今。

不过,如今这个词指的是1915年前后成型的现代迫击炮。

它的炮身结构和增程药包由英国工程师斯托克斯(Wilfred Stokes)爵士发明,在借鉴了法国人布朗德设计的流线型带尾翼的炮弹后,现代迫击炮的基本构型就此确定,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重型迫击炮部队,他们装备的正是1943年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进行测试的MT-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t-13的研制始于1940年,目的是在较近距离时能有效摧毁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为此苏联下达了研制160毫米大口径迫击炮的任务,并且按惯例进行了竞标。

在1941年的选拔测试中,特维洛夫斯基的MT-13因为更可靠的性能和更好的机动性,最终胜出。

MT-13的外形和常见的迫击炮不同,它的炮管长三米多,看上去更像是一门榴弹炮。

虽然射程不远,但它可以发射大威力炮弹。这种炮弹从120毫米口径升级到160毫米,每发重达41公斤。

因为发射初速低,弹壁可以做得更薄,所以mt-13的装药量大于同时期的152毫米加榴炮,达到了7.8公斤,一发炮弹的杀伤面积就超过五个篮球场,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红色重锤”。

因为炮管过长,炮弹过重,所以MT-13不能像普通迫击炮那样从炮口装弹,炮弹只能从后膛装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射时,士兵要先把炮管放平,炮尾上翘,然后打开炮闩,由两人抬着炮弹入膛,再关闩。此时炮尾会在炮弹的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接着炮手抬高炮口瞄准,最后拉火击发。

经过在实战中的小批量测试后,苏军对MT-13的性能表示满意。1944年1月17日,斯大林亲自批准了mt-13的量产计划,接下来的三年内,Mt13一共生产了1500多门。这些重炮参加了几乎全部的红军进攻行动,直到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