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陈伯达结过三次婚,陈晓农是他和第二任妻子余文菲的孩子,晓农刚出生的时候,名字还是田家英给取的,那会是叫“小农”。不过,他自己对这个名字不是很满意,1981年父亲保外就医,他的户口从石家庄转到北京的时候,趁此机会就把名字改成了“晓农”。

这篇文章,我们就从陈晓农的角度,去聊聊作为父亲的陈伯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有着软弱的一面,也有着倔强的一面

陈伯达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在他的身上自然也有着形形色色,诸多的评价,这些评价有好也有坏的。那么,作为儿子,陈晓农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父亲呢?

在儿子的心中,父亲是一个性格比较软弱的文人。陈晓农的母亲余文菲,曾亲口对自己的儿子说过这么一句话:“你爸爸是个老实精”;这是比较委婉的说辞了,直译过来就是这样的:你爸爸的性格很软弱。

在陈晓农看来,父亲虽然是一个文人,性格也比较软弱,但有时在关键的时候,尤其是在一些涉及重要的问题上面,他却又表现得很倔强。在陈晓农的印象中,父亲表现得很倔强的一件事,让他印象很是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在60年代中期,社会上很流行血统论的说法,这种说法曾一度成为主流观念,陈伯达当时就很批判这种错误的观点。在当时,这个软弱的老夫子能站出来批判,确实是让陈晓农看到了父亲倔强的一面。

陈晓农觉得自己的父亲在为人处世方面,虽然也有不少缺点,譬如人云亦云,偏听偏信等等,但从本质上来说,父亲还是一个文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老头。

陈伯达性格软弱的一面,可能和他的父亲有关吧,他的父亲名叫陈其潜,是一个秀才,在福建惠安老家的私塾,当一名教书先生。在陈伯达的印象中,他文学道路上的启蒙老师正是自己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陈伯达八岁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因此,对于父亲的形象,他的心里其实是比较模糊的,只晓得在自己对父亲为数不多的记忆当中,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形象,在读书上稍微不用心,父亲就会打他。

在陈伯达的回忆里,有一次父亲把他打得很凶,晚上的时候,在昏黄的油灯下,母亲为他擦拭着伤口,看到孩子身上的伤痕,母亲难过的哭了。而陈伯达在母亲的哭声当中,慢慢的沉睡了过去。或许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强势和严厉的父亲,因此,陈伯达和母亲走得比较近,他对母亲的爱也比较深沉,也正因为如此,或许,他性格上的软弱也随了母亲多了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