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是人走的道路,却经常停满了汽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停车逻辑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路两边都有人行道,人可以行走,也可以骑着车子走,却不可以开汽车在上面走,也不能停车,以免阻塞交通。可是,到了晚上的时候,人行道上停放了大量的汽车,而且是一辆挨着一辆,首尾相连。没人管,也没人举报。或许,以前有人举报,只不过没人查,也就等于默认了。没地方停放的私家车大多都停在了人行道上,却并没有停在该停的地方。为什么没人管?

小区车库有限,而且车库的价位水涨船高,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的。很多人买得起楼房,买得起汽车,却买不起车库。即便买得起车库,小区楼房太高,太多,人员太密集,私家车太多,车库和车位也不够用,索性不买,或者说没好的社会关系,买不到。于是,私家车主会把汽车停在人行道上,尤其是晚上,没人查,没人管,也就等于默认了。随着对犯罪分子打击力度的加大,汽车被盗的现象变少了,很多人不担心汽车被盗,就放到了人行道上,只要白天开走就行了。也就是说,汽车停到人行道上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长久之计,可是一旦被默认晚上可以在人行道上停车,那么在人行道上停车就会变成长远之计。人们总是钻执法的漏洞,晚上的时候很多执法单位都下班了,也就不会出来查车了。没人查,就等于“存在即合理”。

买车的人多了,车库和车位不够用,但城市配套设施没跟上,城市管理者心知肚明,只是不说出来而已。要是不能解决停车的问题,很多人的买车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没人买车,也没人对汽车升级换代,就不会有车辆市场的繁荣。要想促进车辆市场的繁荣,就要有限度地放开地盘,让没地方停车的人占用一部分公共空间停车————开放了人行道,算是一种福利吧。而一些单位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车辆,却不会收费。收费的停车场不少,但人们不愿意在那里面停车,不愿意交钱。于是,很多私家车都停在了人行道上,当然,也只是在晚上停车,却不会在白天停车。晚上没人查,白天却有人查。没人查的时候停车,有人查的时候就开走。检查的和停车的简直是一唱一和,相得益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私家车增多的时候,人们开着私家车到饭馆吃饭,会停在饭馆门前的空地上,停不下的时候,就会临时停到饭馆门前的人行道上。即便有人喝醉了,当天晚上走不了,汽车也不会开走。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惯例。只要饭馆门前的人行道停有车辆,就“一定”说明有人喝醉了,汽车开不走了。其实,没人喝醉,只是有人就近停车,停在了人行道上。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惯例。毕竟,没人管,就等于合理,等于正常。人们纷纷效仿,也就占满了人行道。停车的人会琢磨,晚上人行道不走人,即便停下汽车,也会留下一米多宽的小道儿,让人通过。步行的人或者骑车的人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其实,他们的汽车已经严重阻碍了人行道,只是很多人都这样干,就相当于“法不责众”,也就正常了。从功利角度来看,晚上的人行道人流量少,可以有效减少空间,但人行道是公共空间,并不能被随意减少,也不能因为停车阻塞交通。晚上有散步的人,有骑车的人,有跳舞的人,甚至有盲人出行,而停在人行道上的私家车有的已经占用了盲道————也是从功利角度出发的,以为盲人不会夜间出行。

公共空间本来是要维护的,而且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要保持畅通,而不能堵塞。可是,在宽松的管理条件下,很多公共空间都被“利用”了,而且不是被一个人“利用”,而是被很多人“利用”了,也就没什么监管可说了。就好像城市路边的小贩,没有城管查的时候,出来经营;城管来的时候,他们会立刻跑开,不会纠缠,以免被没收东西。占用人行道停车的人也识趣,知道什么时候把车开走,也知道什么时候停车最方便。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都知道在哪里停车最方便,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都去人行道停车,甚至有的家庭拥有好几辆车,只有一辆停在自家的车库或车位上,其余的车都停在人行道上。既然没人深究,晚上的人行道就成了公共停车位,是不是很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倘若有上级有查晚上停车的情况,下面的单位就会提前放出风,让那些晚上占用人行道停车的人把车开走,夜里的人行道畅通无阻,一辆车也没有。等到上级检查过了,就像一阵风刮过了,什么都没留下。晚上,人行道上的私家车又多了起来,首尾相连,密密麻麻。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特色吧。有了这样的逻辑,何愁经济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