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我的一位朋友家孩子因抑郁休学在家,因此她辞职在家全程陪护。在此期间她想了很多,想的最的是,孩子能成这样,原因在哪里?经过多次努力和治疗,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帮助孩子摆脱抑郁,下面我把她的经历以第一人称写出来,供大家借鉴。

一位抑郁孩子妈妈含泪自述:我的不懈努力,终于帮助孩子摆脱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抑郁不是孩子的错

也许迫于生计,我们大多数家长无暇顾及家里的孩子,习惯了只给予他生活保障,就要求他学习好的状态。

哪知道有一天,孩子突然说不想上学了,我们却一头雾水,想不明白为什么!于是满腹困惑,我这么努力的奔波,早晨背星星出,晚上背月亮归,不全都是为家为了孩子,到底哪里做的不好了?

走进医院,才发现这样的孩子太多了,又都十几岁的样子。看着每个面无表情、心无可恋的孩子和愁眉不展,小心翼翼的父母,才感觉这不是个别现象。

据报道抑郁越来越低龄化,国家已经把抑郁纳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常规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在青少年成长方面的决策也在顺应社会发展。

家庭教育延续老一代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我们还在困惑,我们那个时代家里那么多孩子,家长也不是这么费心,孩子未必有这么多问题。

这就在于我们的思想落伍了,孩子生存的环境与我们当年天壤之别。他们知道的比我们多得多,思想也比我们睿智得多,我们却还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尽力的捆绑着孩子的思想,打着爱的旗号,做着不自觉伤害孩子的事。

爱的越深,伤的越重。

孩子的这一病让我警醒,改变迫在眉睫,不能家长错了,却让孩子接受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起焦虑,对孩子温柔以待

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怎样回报父母。

孩子出生是一张白纸,家长最初的描画,会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的性格基础是在家庭里打造的。孩子的三观,也是在家长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孩子的安全感,爱和依恋,与人互动的态度以及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在家长的长期影响中慢慢养成的。

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叛逆、抑郁症,是青春期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们对自己的未来,对前途绝望,有自卑心理。由于现在的家长老师大多都不注意孩子的性情变化,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了极点,因抑郁而轻生的比比皆是,更别说厌学了。

我决定改变自己,寻找专业的帮助。

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遇到了经验丰富的老师,还遇到了很多跟我一样的妈妈。通过学习、反思、调整,渐渐地,我焦虑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问题的前因后果。

一直以来,我都处于严厉的教育模式中,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用母亲的身份不断逼迫、要求孩子。

虽然初心确实是为孩子好,可孩子感受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高要求、焦虑不稳定的情绪,对孩子造成了深深的影响和伤害。

孩子出现问题是我们强管制等种种不科学教育方式的必然结果,只是有些孩子“发病早”,开始在了青春期,而有些孩子也许到了成年,都在受影响,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疗愈。

知道了问题所在,却不知道从哪儿着手帮自己也帮孩子,感觉思想迫切需要冲破层层迷雾,心在急切的想以另一种方式与孩子靠近。

于是我买了许多关于抑郁方面的书,也关注了一些心理专家的讲座,知道了许多以前根本无意识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智慧妈妈,让孩子感觉到温暖

智慧的父母会给孩子阳光雨露,营造风和日丽的家庭环境,陪孩子茁壮成长。

无知的父母则给孩子雷电风雨,让生活一地鸡毛,让孩子苦不堪言,负重前行。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反思,成长,也开始了改变和救赎之路。

1.先是闭嘴,不再唠叨

老师告诉我,积极的妈妈,才能给孩子力量。我开始放下内心的焦虑,稳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得积极、正能量起来,再用自己的正能量影响、带动孩子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充分接纳孩子的内心需求

儿子作息时间黑白颠倒,每天与手机为伴。这要是以前,看到他天天玩游戏我能焦虑到抓狂,会马上训斥。也正是这种没有温度的教育方式,在伤害儿子的同时,也破坏了亲子关系。

孩子患病期间,他要求养小猫小狗,只要能给他带来快乐我全答应。虽然养这些活物给我增添了很多负担,但是我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与孩子交流有了渠道。

在照顾儿子的同时,我也在细心的为他的小猫小狗服务,孩子看在眼里,脸上慢慢的有了表情,有了温度。在每天不断玩游戏的间隙还能与我一起照顾小猫小狗和跟它们玩。

有一段时间对家里来的客人他都非常冷漠,对外面的一切也都不感兴趣,根本就不想出门。可是如果他的小猫小狗病了,他会立马带着它们去看病,生怕它们受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能是除了游戏之外唯一能让他用心的一件事,也从这点上让我看到了他的善良。因此,他的冷漠与疏远,不再让我感到恐慌,感觉每天都有希望。

我一边在陪伴他,一边坚持听心理老师的直播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反思过去自己的问题,从心里真正理解了孩子的苦。

一直以来,我都在用“挑毛病”的教育方式,不断打击着儿子的自信;我强制性的管控,让他无法寻找自我;于是暂时放手,给了儿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调整、修复。

只有看见孩子真正的需要,他才能慢慢恢复心力,重新找回自己。就这样,在没有压力和评判的环境下,儿子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放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父母以身作则,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

一开始,儿子焦虑症状比较明显,他其实很想回学校上学,但因为能量不足,每次挣扎都以失败告终。我想,儿子能否恢复信心,提升心力的关键还是在我。只有我彻彻底底做出改变,才有能力积极引导孩子,向阳而生!

于是我每天都提醒自己,按照老师课上讲的几个点去努力:

首先,活在当下,不去焦虑未来,对未来充满积极的期待,也给儿子希望感。

其次,发自真心地对孩子接纳,接纳,再接纳!接住他情绪的起伏高低,心理的变化,接纳他的状态和想法,接纳他的所有。

同时,不去纠正孩子的想法和言行,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优点上面。每天只做三件事:肯定,鼓励,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感受到儿子在慢慢恢复力量。从原来的自我否定,焦躁不安,变得开始坚持自己的观点,开始控诉,开始表达自己的感受......

现在,虽然儿子还没有完全恢复好,但已经重返校园,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我主动改变、成长、接纳之后。

正如老师说的那样,父母改变的速度,决定了孩子修复的速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赏识是孩子乐意接受并能让人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快乐中长大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能敏锐地感觉到大人对他们的态度。

大人的态度是孩子对自身言行作出价值判断的依据,赏识是激发孩子内心张力缺少的外部驱动力。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赏识孩子是促使他们能将自身的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但凡他有一点点的变化,我都非常欣赏并给予肯定。

孩子已经回到了正轨,每天能坚持上下学,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好。看着他一天天地恢复朝气,能与新同学打成一片,我的心也敞亮了,释然了。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孩子的班主任告诉我,班会组织了一次个人演讲,让每个孩子讲一件生活中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事,我的小孩面对全班同学,毫不避讳的分享了他的得病过程和感受。

能接受过去,面对现在,就是很好的开始,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所有的困难与辛苦都非常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不仅要好好教育孩子,指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还要会教育孩子 ,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不同孩子给予不同的帮助,要确确实实的能帮到孩子。爱他们就要让它们能感觉得到。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贵重的礼物,要调动我们的全部热情,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